厦门殿前街道高殿社区党委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规范“三资”管理 守护居民“钱袋子”提升群众获得感 东南网11月2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廖丽萍 尤芳芳 王建斌)地处进出厦门岛的咽喉要地,辖区面积6平方公里、人口近17万人的殿前街道高殿社区,是厦门岛内最大的社区。近年来,社区集体经济得到飞速发展,2017年高殿社区的集体年收入达1.19亿元。 社区快速“富起来”的背后,是殿前街道加强和规范村改居社区“三资”监管,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最后一公里”的引领和护航。 近年来,厦门市湖里区殿前街道把村改居社区“三资”管理工作列入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推进和深化,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同时,把查处损害群众切身利益行为作为重点工作,认真落实以查处促进工作规范管理,有力推动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公开化,通过守好居民的“钱袋子”,切切实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管得住 班子引领,强化监督 能够成为远近闻名的“亿元村”,而且把这庞大的资产账目管理得井井有条,高殿社区靠的是一支有担当的领导班子和一整套完善的监督机制。 “要把集体‘三资’管理好,首先得有一颗公心。”高殿社区党委书记陈仁忠说,明确了担任社区两委是服务居民而不是挣钱,工作才能纯粹,“在这个基础上建章立制,定规矩必不可少”。 在他看来,“三资”中集体资产和资金实实在在看得见,居民们监督起来一目了然,然而集体资源没有实体,管理起来有难度。为此,在集体经济发展之初,社区党委就与社区班子成员约法三章,即所有两委成员不拿一块地皮、不包一项工程、不卖一块建材,如果做不到,就立即辞职。通过制度约束,筑起自我监督的第一道“围墙”。 由于约法在前,至今未发现社区两委成员私自参与投建任何一块土地或一个项目,社区的建设用地及经济发展项目全部由社区集体和全体居民收益。目前社区总资产已达到6.013亿元,居组两级共有厂房面积为341447.77平方米。 不仅如此,社区班子成员还主动接受监督。社区大小事务从讨论到决策,纪委都全程参与,并且充分发挥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鼓励和引导居民对社区“三资”管理情况进行全程、全方位监督。社区重大事项的决策,严格遵循社区党组织提议、社区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居民代表大会或居民会议表决的流程。 事实上,殿前街道早已建立起了自上而下的一整套全面立体的监督机制。街道相继出台了《殿前街道村改居社区集体资产及财务管理指导意见》《关于加强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殿前街道社区事务听评会试行办法》等相关工作制度。 |
相关阅读:
- [ 11-26]传承勤俭品德 厦门市集美区田头社区书院举办农耕讲堂
- [ 11-26]冬日送暖扶贫济困 厦集美叶厝社区书院举办旧衣捐赠活动
- [ 11-26]厦门集大社会工作专业师生一行到厦门园博社区书院参访
- [ 11-26]厦门集美锦鹤社区书院开展“知恩于心·感恩于行”亲子活动
- [ 11-26]厦门杏林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揭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