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台海 > 正文

第34届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举办

2018-11-20 14:27:37专题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第34届厦门市青少年创新大赛上,金门的小学生带来酒瓶回收再利用的科创项目。杨珊珊 摄

东南网11月2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杨珊珊 姚晓青)金门高粱香味远扬,但每年产生的4000万个酒瓶该何去何从?17日上午,在第34届厦门市青少年创新大赛上,金门县中正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们展示了他们给出的“解决方案”——通过回收利用被遗弃的酒瓶,制成水泥砂浆用作建筑材料,实现垃圾回收再利用;

电视新闻中,车辆不慎掉入水中的事故时有发生,令人揪心。如何在短时间内开辟逃生之路?厦门外国语中学高一学生林乐朋同学带来的项目《水下破窗逃生装置》,通过在车窗中安装特殊装置,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直接击碎玻璃窗,帮助人们逃生……

在今年的厦门市青少年创新大赛上,两岸的青少年们学以致用,碰撞出无限创意火花。作为厦门市规模最大、涉及学科最多、规格最高、参赛学生人数最多的全市性青少年科学探究和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集中展示的科技赛事,该大赛已成为各界关注、学校重视、家长支持、中小学生积极参与的重要全市性青少年科技赛事。

搭建科技创新大舞台

210所学校一万余名师生参与

走进本届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比赛现场,来自各中小学生的参赛展位琳琅满目,参赛学生热情地展示各自的科技成果,比赛现场犹如一场火热的科技集市。

多年来,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已经成为厦门中小学师生比拼科技创新、碰撞智慧火花的一大舞台。据悉,本届大赛由厦门市科协、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市科技局、厦门市环保局和厦门市关工委联合主办,厦门市台联、福建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会协办。

今年大赛共有来自210所中小学、幼儿园的10200多名师生报名参赛,申报参赛项目达1165项,涵盖数学、物理与天文学、化学、能源科学、行为与社会科学等13个学科。值得关注的还有,今年金门代表队带来了4个参赛项目和2个参展项目,并新增加来自台南代表队的2个项目参赛。

在为期两天的比赛中,参赛选手们通过项目集中展示、答辩、专家评审、项目点评等环节角逐奖项,主办方还将从中推荐具有竞争力的优秀项目参加明年3月份举行的第34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厦门市科协有关负责人介绍,30多年来,在有关部门、众多科学家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蓬勃发展,规模与影响不断扩大,示范性和导向性不断增强。近年来,通过厦门市赛选拔的优秀选手摘取多项国家级和国际级大奖,在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厦门市选手就获得了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3项,优秀创意奖3项。

践行“科技创新”教育理念

在竞赛中促青少年成长

在本届大赛上,来自厦门实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巫俊岑带来的项目是《家用厨余垃圾处理器》。他说,通过他研制的家用厨余垃圾处理器,将能够促进使用者更主动地将厨余垃圾进行细致有效的分类,将厨余垃圾中的油水与固定物分离、及时进行真空包装,从而从源头上减少厨余垃圾带来的污染。

巫俊岑的妈妈黄金莲说,对于孩子“盯上”厨余垃圾,一开始她是拒绝的。“孩子天天在家倒腾厨余垃圾,味道真受不了。”但巫俊岑的执行力渐渐让黄金莲明白,孩子是认真的。

不光在家里研究厨余垃圾,巫俊岑还采访了社区垃圾分类督导员,走访路边的餐饮小店了解厨余垃圾的分类处理方式,甚至是到垃圾处理厂参观学习,然后动手进行制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孩子的专注和行动力,项目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成长,非常锻炼人。”黄金莲说。

大赛上,厦门六中展示了学校皮影工作坊的实践活动,指导老师吴心蓉介绍,通过让学生自己用纸片制作皮影、自主改编剧目、组织表演,让学生们在培养动手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等能力。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也推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来自金门县中正小学的指导老师李丽娟也表示,希望通过赛事让学生们多看看学校以外的世界,加强交流,提升能力,争取参加福建省赛。

以赛促学,借助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平台,广大青少年在比赛中提高创新性思维、探究性学习和动手实践能力,在竞争中收获成长的快乐。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