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击即中:踏准产业转型机遇 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话用在厦门影视产业上,再合适不过。 去年上半年,厦门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即多次带队拜访中国电影家协会,恳切表达了想要申办电影节的意愿,并成立了领导小组。厦门由此被纳入中国影协“重点考虑的城市”。 在全国影视行业竞争中仍然处于后发态势的厦门,为何如此迫切地希望举办电影节?“此前,电影节每年轮流在各城市举办,不利于品牌影响力沉淀。因此,中国影协开始着手探索影视产业模式改革,谋划市场化办节的长期战略。”厦门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推动厦门未来影视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 饶曙光也表示,在厦门举办下一届电影节,是“双方的需要”。厦门需要电影节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中国影协也需要通过一个适合的城市,让电影节更具有专业性、传播力和影响力,“我们觉得厦门有很好的产业基础,也有非常好的成长性”。 饶曙光透露,虽然中国影协对厦门举办电影节的前景怀有极高预期,但做出最终选择之前也经历了严格而规范的评审程序。中国影协通过第三方公司邀请专家,分城市人口、产值、电影院规模、银幕数量、电影设施等40多个细项,对所有申办城市进行考察评分,“最后综合指标厦门得分数是最高的”。 在与中国影协的签约仪式上,厦门市政府相关负责人承诺,厦门将在营运模式和长期发展方面,秉承专业化和市场化并行的发展理念,精心办好电影节,着力提升中国电影金鸡奖的品牌价值,全面扩大中国电影金鸡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畅想未来:厦门瞄准“中国影城” 在电影节落地的消息发布后,厦门人开始畅想“国际化影视城”。 “厦门太合适举办电影节了!”电影《烈日灼心》原著作者、厦门作家须一瓜对记者表示,法国戛纳原本只是一个小渔村,通过“美丽小城+土豪青睐+艺术家聚集”等要素的集聚碰撞,支撑起了一项长盛不衰的国际电影节。两相对照,厦门也具备不可复制的特殊优势。 在电影节直接带来的消费、名气背后,其对产业硬实力的聚集效应、文化软实力的示范效应才是中国影协、厦门市瞩目的焦点。为了让电影节落地之后尽快显效,双方的合作已经迈向深入。 据厦门市文广影音有限公司负责人透露,近年来,以集美集影视文创园为总部园区,结合摄影棚区、外景拍摄区、后期制作区、影视培训基地、影视衍生品研发基地等多个配套园区联动发展,厦门影视产业构建起“一园多区”的发展格局,正在打造从影视前端的剧本IP、企业招商引资、剧组拍摄服务到影视后端的后期制作、衍生交易、人才培育等环节的全产业链。2017年8月,集美集影视产业园被评为福建省文化产业重点园区。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影协与厦门市、集美区业界展开深入合作,并给予悉心指导。 就在上个月,厦门宣布将把集美杏林老工业区的一处旧厂区,改造为具备高标准摄影棚及影视配套设施的厦门市影视基地。记者了解到,此举正是为了迎接明年电影节所带来的产业需求,其重点任务是布局大型专业摄影棚和电影节场馆的改建。 记者获悉,下一步厦门将把办好电影节和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做好组织保障、政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电影人才培育等方面。预计5至10年内,厦门影视产业在全市GDP中的占比将提升至5%,综合带动和产业占比将提升至15%,成为厦门重要的支柱产业。 |
相关阅读:
- [ 11-12]金鸡百花电影节明年在厦举办 厦影视业蓄势待发
- [ 11-11]厦门成为下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举办地的要素解读
- [ 11-11]“金鸡百花”如何影响这座城?厦门可打造中国“奥斯卡”
- [ 11-11]厦门将为“金鸡百花”做什么?各方面高度重视
- [ 11-11]“金鸡百花”为啥相中厦门?每年超百部影视来取景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