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文化遗产“活起来传下去” 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今日一审 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詹文) 如何让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活起来、传下去”?这是历史交给厦门的一个重要课题。 鼓浪屿申遗成功一年多,厦门对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将再度升级,要用立法的形式为遗产保护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今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将审议《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在此之前,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开展了立法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传下去”成为代表们高度关注的焦点,这也是《草案》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鼓浪屿要留住的是岁月的痕迹和历史感。(记者 张奇辉 摄) 特写 立法调研深入街区 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鹿礁路,日本领事馆旧址。专家们在这里,像磨绣花针一样修缮了两年多。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百叶窗拉杆,是大老远从印尼定制的木材,空运过来做修补;天花板的修复,选用了和过去一样的40年以上的杉木。 “可以用精雕细琢来形容。”一位市人大代表仔细察看岛上老建筑的修缮后表示肯定,“鼓浪屿要留住的,就是这些岁月痕迹和历史感,而不是焕然一新的东西。” 不久前,市人大常委会专门组织部分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组成调研组,在鼓浪屿的街巷中走了一整天,深入历史风貌建筑中、深入社区中,开展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立法调研。 为避免对老建筑大修,鼓浪屿采取了日常小修的办法。小到一个门闩,大到墙面拆砌,不同的修缮内容,均坚持对文物的“最小干预”原则,哪个部位坏了,就在哪修补,而不是全部更换。申遗成功后这一年来,完成了中南银行旧址、电话公司旧址、番婆楼等多个小修项目,最大程度保持文物的真实性、完整性。 仔细看、仔细听、仔细问,调研组深入了解鼓浪屿申遗成功这一年来保护管理的做法、遇到的难题,并召集市直有关部门和鼓浪屿管委会负责人、文史专家、鼓浪屿公共议事会成员、社区居民、商家代表召开座谈会,从不同角度听取他们对条例草案修改的意见建议。 事实上,早在2012年,市人大常委会就通过了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对遗产保护、申遗成功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条例已实施6年,申遗成功后的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有必要在原法规基础上,着力健全长效机制,重新制定一部法规,将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法治化轨道,进一步促进历史文脉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周君力说。 |
相关阅读:
- [ 10-28]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将添新法规 相关条例草案首次提交审议
- [ 10-27]鼓浪屿钢琴节昨在厦开幕 精彩活动将持续到31日
- [ 10-27]厦门鼓浪屿钢琴节昨开幕 24位钢琴好手切磋琴艺
- [ 10-26]鼓浪屿:九年申遗 “女王皇冠上的宝石”闪耀世界
- [ 10-25]《舌尖上的鼓浪屿》第三版发行 在各大书店正式上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