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创新 两岸三个“阿搭嫂”同台飙戏 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昨开幕,5天内将进行23场演出交流活动
《阿搭嫂》演出剧照
厦门晚报讯(文/记者 龚小莞 图/刘东华)昨天晚上,一台两岸合作的精彩大戏《阿搭嫂》在厦门艺术剧院上演,拉开了为期五天的2018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的序幕。台湾戏曲学院青年剧团和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合作演出,三个“阿搭嫂”同台亮相,将客家戏、歌仔戏、高甲戏三个剧种融合在一起,精彩纷呈。 “跨界与创新”是本届艺术节的一大特点,旨在发动青年这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通过23场演出及交流活动,让近500位两岸年轻演员在追寻共同文化根脉的过程中,相互激发创造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得到发展。 闽南传统社会形容那种“爱管闲事”、好打不平却时常不被理解的人为“阿搭嫂”。《阿搭嫂》原是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院长曾学文创作的高甲戏剧本,此次两岸合作团队在原剧本的基础上,以“三下锅”的方式,把客家戏、歌仔戏、高甲戏三个剧种融合在一起。 据介绍,《阿搭嫂》整台剧共有六场戏,客家戏、歌仔戏和高甲戏各两场,三个不同剧种的“阿搭嫂”各演两场,客家戏、歌仔戏的阿搭嫂分别由台湾戏曲学院的老师李文勋、邱秋惠饰演,高甲戏的阿搭嫂由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团长、“梅花奖”得主吴晶晶饰演。六场戏中有很多元素是串在一起的,整出戏看起来流畅性非常好,去年在台北城市舞台演出非常成功,是两岸戏剧合作的典范。 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由中华文化联谊会、厦门市人民政府、福建省文化厅联合主办,创办于2004年,以其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交流面广和参与性强的鲜明特点,深受两岸各界民众的欢迎和好评,成为增进两岸同胞沟通、推动两岸合作发展的重要平台。 剧本接地气 观众喜欢看 台湾戏曲学院主任秘书、《阿搭嫂》艺术总监王学彦说,两岸的剧种在地域、语言、风格上虽然各有特色,但也有相近之处,《阿搭嫂》这台戏两岸的观众看了都会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而且剧本比较接地气,讲述的是闽南地区民间经常发生的一些故事,也比较吸引观众,很好看。 他介绍,由于该剧保留了三个不同剧种的精髓部分,制作起来比较辛苦,毕竟三个剧种的音乐还是有些不同。去年两边的团队就开始了合作的前期准备,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的老师把一些重要角色带到台湾戏曲学院教学,学院的一批老师和学生也来到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进行集训。之后再带一些音乐人来到厦门,和这里的音乐风格做一些组合。最终克服困难,在编曲上面做到无缝衔接,然后两边各自排练。 此次台湾戏曲学院来了60人的团队,包括演员、乐队、服装化妆等。除了两名主角由老师出演外,其余角色均由学生担纲,学生们边演边学,收获很大。王学彦表示,此次合作对于两岸的文化交流很有帮助,都是传统的东西,能够继承发扬并交融在一起,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合作,希望这样的合作延续下去。 |
相关阅读:
- [ 10-18]厦门退休老干部自编自导 精彩演出颂扬翔安建区十五载
- [ 10-14]厦门文化演出市场迎来黄金季 吸引更多外地观众
- [ 09-18]“中华情•中国梦”慰问演出首次走进高校
- [ 09-09]@海娃们,想和世界大师一起同台演出,别错过这个机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