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1 不断更新智慧警务理念 5个月抓获在逃人员47人 “当前互联网、大数据高速发展,只有提高公安工作智能化水平,以机器换人力、以智能增效能,才能最大限度释放警力,提高我们打击犯罪、守护市民出行平安的核心战斗力。”民警介绍,去年以来,公共交通分局以地铁、公交合署办公,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指挥中心升级改造为契机,明确将公交科技比对技术和大数据深层应用作为重点项目,不断推进。 就这样,在积极探索、研推科技警务,紧贴实战深化公安科技应用下,分局探索落实公共交通信息化建设、提高民警科技应用技能,让公交、地铁无扒成为常态。 不仅如此,分局借力科技手段,自今年5月起全面加强对BRT、地铁中客流量大的站点的巡逻盘查,5个月抓获在逃人员47人,为追逃工作开辟了新战场。 机制2 整合科技资源数据 推动实现“大数据+精准打击” 为什么现在抓扒手又快又准?这得益于公共交通分局积极构建的资源汇聚融合机制。分局将公交系统科技资源全部汇聚,使公交各数据中心和分局有效衔接,建立扁平化数据服务机制,防范更严、更密,打击更快、更准。 目前,分局利用升级改造后的指挥情报中心,整合公交、地铁各类视频资源,将全市BRT场站有限公司各站点600多个高清监控视频、地铁1号线3124路高清视频以及全市2500多部公交车辆4G无线监控资源共1.5万个探头全部接入分局指挥情报中心,通过将数据汇聚到高层面,突出“信息制导”,推动实现“大数据+精准打击”。 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在扒窃警情同比下降87.6%的良好治安态势下,扒窃案件破案率达到60.7%,为历年最高,跟去年同期17.3%相比,增长43.4%。 机制3 科学配置警力 实现预警、追踪、抓捕同步响应 科技警务不断推进的同时,人力更不能放松。按照显性用警、快速反应、动态处突原则,分局指挥情报中心依托科技信息化手段,常态加强研判人员与一线反扒力量、执勤人员的协助配合,制定“嫌疑对象截停控制”演练科目,健全快速抓捕机制,做到预警同步研判、追踪同步进行、抓捕同步实施。 实战中,研判人员在最短时间内收集犯罪嫌疑人轨迹和线索,精确导侦;一线队员快速反应,迅速围堵,抓获扒窃现行犯罪人员和在逃人员等成效日益凸显,推动了公交警务模式从被动应对处置,向主动预警监测、主动出击的深度转变。如分局成立了地铁应急处置联勤联动队伍,建立以民警定点盘查、特警武装巡控、安检把口控物、警犬进站震慑“四位一体”的“地上地下一体化”常态勤务,实现警务资源科学配置,对轨道交通线网运行实行整体防控,确保运营安全。因此,地铁上不仅不见扒手踪影,更无刑事案件发生。 数据 截至10月22日,今年我市共接报公共交通扒窃警情67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87.6%。车扒零警情天数累计达238天!全市351条公交线路中,有319条线路未发生扒窃警情;BRT快速公交13条线路中,11条线路未发生扒窃警情;地铁1号线开通至今,未发生扒窃警情,警方有力维护了广大市民的安全出行。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