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高甲戏进校园关爱特殊儿童
金莲陞高甲剧团宣传传统文化,助力特殊儿童融合教育
高甲戏表演吸引心欣幼儿园小朋友的极大关注。记者 唐广峰
海西晨报讯(记者 蔡樱柳)“小朋友们,高甲戏中的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现在为你们展示的是掌中木偶丑,他的特色就是动作僵直,你们看好不好玩?”“好玩!”台上,高甲戏的各种角色轮番上阵,台下,小观众们在家长的陪同下津津有味地欣赏。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高甲戏演出。昨日上午,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志愿服务队近20名演职人员走进厦门市心欣幼儿园,开展主题为“爱心传递 共享古韵”的关爱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活动。心欣幼儿园师生及家长、新景幼儿园、金福缘幼儿园师生及禾山街道禾缘社区工作人员观看了演出。
寓教于乐 调整表演形式
此次关爱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活动在心欣幼儿园举行。经过前期精心准备,金莲陞高甲剧团为三所幼儿园的师生们表演了《群芳争艳》、《公子游》、《五步送哥》、《三千两金》等节目,还鼓励孩子们用自主的方式参与他们表演,寓教于乐。
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发祥地为福建泉州,最初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
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剧目丰富,在闽南一带久享盛誉,并在全国、华东地区及省、市戏曲汇演参赛中多次获奖。2006年5月20日,高甲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金莲陞高甲剧团副团长陈炳聪告诉记者,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他们经常组织进校园活动,他们了解到厦门有这样一所特殊的幼儿园,便组织志愿者参与融合教育活动,希望能够通过非遗高甲这种戏剧表演为特殊儿童提供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助力他们的健康成长。
“小孩子比较好动,加上我们今天要表演的对象是特殊儿童,我们做了一些细的调整。”陈炳聪表示,高甲戏比较古老,他们特意挑选了一些道白、唱腔少的,肢体语言丰富的剧目表演给小朋友看,并边演边介绍,让小朋友能够更感兴趣。
艺术为媒 助特殊儿童康复
心欣幼儿园、新景幼儿园、金福缘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大多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高甲戏,这样的活动既丰富了他们的见识阅历,也让小朋友们在与“非遗”接触的过程中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心欣幼儿园园长陈军介绍,在金莲陞高甲剧团、南音剧团等的支持下,该园多次开展与戏剧相关的融合康复活动,源于心欣幼儿园设置了艺术为媒介的康复课程,这些课程与特殊儿童的情绪干预、社会交往等密切相关,有助于实现他们的全面康复。
带队前来参加活动的新景幼儿园小班年段段长卢荔榕表示,这次是他们幼儿园的小朋友和心欣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接触传统文化,事前在学校普及高甲戏,经过介绍再观看,相信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新景幼儿园长期与心欣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这除了带动心欣幼儿园的小朋友更多地融入不同环境,也从另一方面让新景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学会关心、帮助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