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聚国内考古精英 运用先进科学仪器 9月末的一个上午,刘五店古避风坞,气温超过30摄氏度,烈日炙烤。考古队员们坐上向渔民租来的临时考古船,本报记者也独家跟船体验。这一天,是为配合第二东通道海上桥梁工程建设开展的水下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的最后一天。 参与厦门水下考古调查的专家和队员有10名,他们分别来自北京、福建、海南,是各地考古领域的精兵强将,其中有7名是专业水下考古队员。 “许多时候,水下考古得请科学仪器出马,多波束声呐、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仪、海洋磁力仪等都是常用设备。我们坐的这艘物探船上共有四套设备,多波束、侧扫声呐、磁力仪和一台导航电脑。”厦门水下考古队领队、来自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梁国庆说,这些都是当下国际最好的设备,多波束可以将被泥沙等掩埋的东西清晰扫描出来,侧扫声呐能探测海底表面物质的属性、亮暗等,而海洋磁力仪可对磁场进行探索。 发现三处水下疑点 找到一艘运输沉船 海上作业持续了13天,一平方公里多的工作区域被划分成A、B两部分。在A区第二东通道跨海大桥部分,考古队发现了3处水下疑点,随后,派出队员进行潜水探摸,确认了其中1处为沉船。从沉船的船型和焊接技术,以及腐蚀程度等方面研判,专家初步推测该沉船是近现代沉没的运输船,年代不早于民国晚期,对研究厦门近现代海上交通和商业贸易具有一定价值。由于B区古避风坞淤塞严重,水位浅显,每次只能等到高平潮时,考古船才能进行大约一小时的物探扫测,由于地形复杂,部分区域物探船甚至无法到达。“每天出海前,都要预先查看当地的潮汐表。”梁国庆说。 “进行大型基本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请省文物部门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去年8月,厦门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对大型基建项目开工前,明确规定要进行考古调查与勘探。而这次配合第二东通道海上桥梁工程建设开展的水下考古调查、勘探,可谓是首例。 |
相关阅读:
- [ 07-26]厦门网:探秘史前生物 藏族少年来闽参加夏令营开启考古旅程
- [ 05-04]厦门大学平潭考古实习基地挂牌成立
- [ 06-13]刘五店中学携手厦大环境学院 开展海洋科普活动
- [ 05-25]刘五店海翔码头试运行 为厦门离台湾最近港区
- [ 09-29]厦门:翔安刘五店互通立交 东西主车道国庆后通车
- [ 11-02]厦门市重点项目刘五店航道一期工程交工验收
- [ 06-17]澎湖在厦设立旅游代表处 厦金直航开通刘五店航道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