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文体 > 正文

厦门新老“小八路”同台 再现红色记忆

2018-09-17 07:33:28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后续

将深入全市各区巡演,传承红色基因

首演之后,思明区还将深入全市各区进行巡演,让伴随一代代人成长的“英雄小八路”故事鼓舞更多新时代的“红领巾”,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

“弘扬队歌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红歌赛唱响校园,“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少先队主题活动争相上演,“我们的榜样”手抄报比赛展示心中的“英雄小八路”,持续开展的“红色研学之旅”深受学生喜爱……今年以来,“弘扬队歌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思明区中小学校轮番上演。

值得一提的是,“英雄小八路”纪念馆也已完成改造提升。全新的展馆,文图更加翔实,高科技设备的引入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英雄小八路”的事迹。形式多样的互动参与,让红色基因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幕后

小演员刻苦训练 真情演绎动人心

“很荣幸也很自豪能够参演我们身边的英雄人物故事。”谢幕时,剧中小演员“月儿”眼眶里噙着泪水,心中积蓄的情绪再也忍不住了。

“月儿”的扮演者是厦门六中高一学生李茜,在课外学了三年的表演。这次的表演经历深深触动了她,“这一儿童话剧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具有非常深刻的教育意义。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精神就是我们人生路上的指明灯,激励着我们要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为了让表演更加精准到位,更有感染力,学生们也都十分拼。李茜说,拉电话线的动作一直做不好,脸部表情也不够到位,她便和幕后人员反复练习拔河,体会紧张又拼尽全力时的真实状态。

饰演英雄小八路“胜子”的王子恒只有11岁。剧中“抓特务”的场景让大家记住了这位少年的胆量。他打趣道,“拖住特务的动作把膝盖摔破皮还瘀青了,不过多摔几次后就没感觉了。”这次表演给他最大的感受是,“要学习英雄小八路的团结无畏精神,这样什么困难都不怕了。”

何厝小学20名三年级学生是这场话剧演出中的群众演员。他们不仅在开场部分亮相,更参加了“洗衣服”这一场景的舞蹈演出。虽然都不是专业的演员,但年纪小小的他们却呈现出最佳的状态。

“从接到任务到正式上台,就短短十几天时间。”负责此次排练的老师张萍说,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演出或舞蹈训练,但在紧急关头,大家却能展示出强大的合力,朝着共同的目标,铆足了劲去努力,“我想,这就是小八路的精神,这就是小八路的精气神在我们何厝小学的传承,我觉得很光荣。”

不是专业的演员,但这群表演爱好者却用最质朴的演绎、最真挚的情感生动再现了当年的故事,叩击着观众的心灵。

“编排这场话剧的过程不容易,要在真实的基础上,区别于电影版本进行艺术加工,最大程度的还原历史事件,还原真实生活。”导演杨明明透露,在策划阶段,主创团队不仅走进何厝小学参观了“英雄小八路”纪念馆,还多次与“英雄小八路”原型人物面对面沟通交流,深入了解故事的细节,同时在舞台布置上彰显闽南文化的特点,力求真实还原历史,“希望通过这场话剧,让‘英雄小八路’的精神更好地发扬下去。”

链接

“英雄小八路”事迹 曾被拍成同名影片

“英雄小八路”是一九五八年炮击金门战斗涌现出来的少年英雄群体。他们的事迹在共和国的史册上著下不朽篇章。

1958年的“8·23”炮战开始前,在驻军附近的厦门禾山第四中心小学(现厦门何厝小学),160余名少先队员成立了“前线少年支前活动大队”,为部队战士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战士们更好地投入备战。

8月22日,所有居民本应都转移到后方,然而在炮火连天中,有一群特殊的孩子,没有同大人们一起转移,而是偷偷留下来,冒着炮火和生命危险支援前线的战斗。他们是“前线少年支前活动大队”的13名骨干成员。

孩子们帮助部队抢接电话线、挖工事、搬运擦洗炮弹,为战士们洗补衣服、烧开水、送地瓜汤,还帮民兵站岗放哨。他们深受部队官兵的喜爱,还受到当时解放军首长的高度肯定,说他们像抗日时期的“小八路”。部队还授予他们“小英雄志气高,巩固国防逞英豪”的锦旗。

1958年9月10日,共青团厦门市委正式授予他们“英雄小八路”称号。后来,“英雄小八路”的事迹被拍摄成同名影片并在全国公映。1978年10月,电影《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被确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60年来,“英雄小八路”这面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天天向上,并随着时代步伐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