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产业联盟 提供“接地气”协同服务 高新区的“服务套餐”为何能对企业“胃口”?这其中,产业联盟功不可没。高新区通过引导组建火炬产业联合会、软件园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平板显示产业联盟等组织,搭建起管委会与企业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吸纳园区企业的政策建议,制定更“接地气”的扶持政策,协同创新服务。例如,通过软件园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每两周一次的早餐会,管委会加大对校企合作、中层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并推进了多项政策创新。 与此同时,高新区支持产业联盟通过组织行业沙龙、打造合作平台等,促进园区企业与其他上下游企业的产业合作等;支持企业共享资源,实现多方共赢。例如,软件园产业联盟通过设立“联盟大学”,每家企业从过往的需要自己组织培训并开设一系列培训课程,转变为集体组织培训且每家企业只需要向联盟大学提供一门精品课程,降低了企业人才培训的成本,提高了人才培训水平。 亮点 去年,高新区共服务企业超过20万家次,5家委管国企共服务园区企业3.4万家次以上,走访企业3800家次以上,协调解决企业经营中的重要问题2321余个;集聚的300家服务机构共服务园区企业超过15万家次,协助高新区企业获得专利等知识产权超过8600个,成功辅导16家企业挂牌上市(含新三板)。 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在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连年进位,已跃居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第20名;“双创”工作受到国务院办公厅表彰。 目前,园区注册企业已达5382家,从业人员超30万人,且企业数量正以每年1000家左右的速度增长。 |
相关阅读:
- [ 09-11]厦门火炬高新区引入领军企业 充实数字经济实力
- [ 09-05]厦门火炬高新区企业研发出全球首款单镜全景VR取像器
- [ 08-31]用活“三驾马车” 厦门火炬高新区创新提升服务企业水平
- [ 08-28]厦门火炬高新区:凝聚新思想 推动新发展
- [ 08-28]厦门火炬高新区新增2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