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讯(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管轩)在刚落幕的第二十届投洽会上,厦门火炬高新区一批项目签约,硕果累累:微软(中国)与火炬高新区携手打造人工智能创新产业基地;总部设立于瑞士苏黎世的F&P Robotics AG机器人公司与高新区合作建设轻量级机械臂研发生产基地;高新区管委会、北京邮电大学感知技术与产业研究院和中国移动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共建移动终端动漫国际标准产业联盟及研究院项目……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从侧面反映了火炬高新区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近年来,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构建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高新区特色的企业服务路子:通过用活委管国企、中介机构和产业联盟“三大助手”,为企业提供全面、精准、专业、高效的服务。 紧抓委管国企 提供“保姆式”落地服务 从洽谈、落地,再到生根、成长,火炬高新区委管企业围绕企业成长的全生命周期做好“加减法”,有效提供园区载体服务、落地服务和公共服务。 建设园区,做好“减法”,降低企业成本。火炬集团、创业中心、信息集团和软投公司等高新区委管国企建设通用厂房、研发楼,以“保本薄利”的价格出售、出租给园区企业;同时,信息集团和火炬集团已建成投用各类人才公寓住房8100多套,并以优惠价格出租给园区员工。 运营园区,做优“加法”,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增值服务。在高新区,产业项目不仅可享受“一条龙”落地服务,还能享受委管企业提供的“保姆式”精细化服务。而在公共服务方面,各委管国企在各自园区设立了“创+驿站”等公共服务中心,使园区企业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一站式”服务。 联动中介机构 提供“专业化”商务服务 高新区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通过打造“1+3+N(一个联盟+三大抓手+若干专项平台)”模式,集聚各类高水平服务机构,为园区企业提供专业化商务服务。 火炬科技服务联盟为服务的全面性提供坚实保障。目前,高新区通过组建联盟已集聚高水平服务机构近300家,业务领域涵盖企业发展相关的各个方面。其中,管委会重点签约的服务机构47家,重点支持的优质服务项目150余项。 为提升服务的精准性,高新区着力打造“线上超市+线下活动+对接政策”三大抓手。在线上,企业可以像网购一样挑选高新区提供的线上服务。在线下,“火炬科技服务周”等对接活动,将各类高水平专业服务精准、主动地推送到企业面前。在对接政策方面,高新区推行“火炬创新券”,降低企业使用高水平服务的成本。此外,高新区管委会引入评价、排序、淘汰等机制,确保服务质量。 通过购买服务,高新区与中介机构共建多个专项服务平台,提升园区服务的专业性。如与科易网合作共建的高新区线上技术交易平台,运行一年多以来,已促成103项技术交易,签约金额达1.54亿元。 |
相关阅读:
- [ 09-11]厦门火炬高新区引入领军企业 充实数字经济实力
- [ 09-05]厦门火炬高新区企业研发出全球首款单镜全景VR取像器
- [ 08-31]用活“三驾马车” 厦门火炬高新区创新提升服务企业水平
- [ 08-28]厦门火炬高新区:凝聚新思想 推动新发展
- [ 08-28]厦门火炬高新区新增2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