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门湖里阔步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 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期待

2018-09-03 14:56:35郭筱淳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精细化管理提升便民化服务水平。图为仙岳公园的便民电动车接送市民上下山。(记者何炳进摄)

拆出“新湖里”

拆东部旧村、拆“两违”、拆“脏乱差”……一年来,湖里区党员干部扑在一线、攻坚克难,努力拆出新天地,绘就一幅新画卷。

一座岛内东部新城正在湖里崛起。2017年以来,湖里区东部旧村征迁工作不断刷新纪录,后埔-枋湖片区全面完成薛岭、枋湖、梧桐三个旧村的整村征迁任务,创造了湖里区乃至全市旧村改造的新标杆和新模式;金山街道五通社区东宅社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整村征迁签约,刷新了湖里区乃至全市的征迁速度。今年来,湖里区乘势而上,全面启动东部旧村整村改造,涉及10个“村改居”社区、29个自然社,拆迁房屋总量达到1300多万平方米。当前,七大征迁指挥部已就位,大规模拆迁蓄势待发。

“零容忍态度整治‘两违’,确保辖区内一平方米的‘两违’也不能增加!”在湖里区,整治“两违”的高压态势一直持续中,今年来,拆除“两违”面积已达到27.7万平方米。这个过程中,湖里区重点整治历史违建,位于禾山穆厝的一处占地1.6万平方米的历史违建,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完成拆除,这片脏乱的“城中村”将变为“城中景”,建成集绿化、休闲、健身为一体的街头公园,提升城区品质的同时,更给群众满满获得感。

管理新成效

无论烈日炎炎,还是刮风下雨,都阻挡不了每周三下午路长们的脚步,他们走街串巷,发现问题、解决难题,实现“立诊立改”。

高端专业洗扫车能“骑”上人行道开展清扫工作,湖里区用“以克论净”的标准,给每条街道深度“美容”。

行政执法力量下沉到街道、社区、小区,不断加强“两违”巡查力度,确保城市环境乱象一网打尽……

一年来,湖里区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的城市管理,提升着城区的温度与内涵——他们成立高规格的区城管委,引进建发集团作为城区管理的“大管家”,推行路长制,实行区行政执法中队派驻街道、市政园林行业国企化管养、道路作业质量“以克论净”量化考核等机制改革……创新完善的机制,让湖里区城区风景线日益靓丽。

精细化管理,高标准运作,给群众生活带来新变化。在仙岳公园,交通系统全面升级,宽阔的公路变身步行道,有电动车接送群众上下山,老人和儿童还能享受免费服务;而走进背街小巷,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是扑面而来,就在今年7月岛内两区背街小巷的市容环境卫生评比中,21条街巷因为残留垃圾量为0而并列第一,湖里区就占了14条。

治理新家园

城区之美,核心是人之美。厦门会晤的召开,激发着特区发祥地群众人人都是主人翁、人人都是东道主的热情。如今,一种共治共享的家园情怀在湖里区激荡,一年来,湖里区先行先试推行“党支部建在小区上”,发挥小区党支部核心引领作用,促进各方力量融合共建,精准服务小区居民群众,同时制定出台“1+4+N”系列文件,进一步深化小区治理,真正打通基层治理最后100米。

全面推行小区治理,让越来越多的小区上演变身记,安置房小区达嘉馨园曾经投诉不断,现已变身为和美幸福的温馨家园,更有小区医生、小区调解员、小区律师等力量进驻,服务群众零距离;而在国贸阳光小区,党支部与业委会深度融和、共同努力,用一年的时间进行地下车库、小区外墙以及水管“三大工程”改造,建设安全美丽家园。

而在垃圾分类、门前三包等工作的推行过程中,湖里区群众参与意识,养成意识不断增强,更创新出“绿色钱包”、定时定点收运模式、家庭+学校+社区+企业联动模式等一系列好经验、好做法,在全区乃至全市推广,更获得国家住建部领导的点赞。今年来,市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岛内各街道居民小区进行督查暗访,湖里区殿前、湖里、江头等街道始终名列前茅。

美好生活培育美好人民,湖里区城区文明涵养进一步提升,金安、金尚等一批社区被评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更涌现出久久爱心、左邻右里等一批最美志愿服务队,他们活跃在小区、活跃在人们身边,带动更多的人见贤思齐、向善向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湖里区“最美现象”从“盆景”到“风景”再到“风尚”的层层嬗变,生动地说明了,提升人的素质,必须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落细落小、抓长抓常,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进人们心中,成为群众幸福指数增长点。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