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溪霞城阵头表演。(林志杰摄)
前场陈氏传统糊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氏兄弟展示纸制人偶面具。(林志杰摄)
厦门日报讯 (记者 应洁)英姿勃发的薛丁山、婀娜多姿的惠安女、身上每一片鳞片都纤毫毕现的古代神兽、各种造型的灯笼……这些生动又稀奇的纸艺,是集美区前场陈氏传统糊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赐勇、陈赐坚的代表作。简单的纸片、竹片经由他们的巧手变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这一技艺传自陈氏兄弟的曾祖父辈,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为了不让传统技艺失传、断档,集美区不断加大力度抢救和保护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久前,集美区批复成立了三个非遗项目传习中心,其中就包括前场陈氏传统糊纸技艺传习中心,以及后溪霞城阵头传习中心、孙厝乐安传统舞狮传习馆。集美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集美区目前共有21个非遗项目、11个传习中心。传习中心将承担保护、传承、教育、展示的功能,让这些非遗项目和宝贵的技艺进一步发扬光大。
近期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集美区将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传承“一精神三文化”,打造文化强区。
上百年糊纸技艺 第四代传人寻接班人
在前场街的一间不大的祖屋里,摆满了上百种花色、质地的纸张,这里是陈赐勇、陈赐坚两兄弟平时工作的地方,在他们眼里,旧报纸、废纸片也都是“宝贝”。
糊纸技艺汇集了绘画、雕刻、竹艺、刻纸、剪纸等传统手工制作,是中华传统纸艺、竹艺精华的集中体现。陈氏兄弟的曾祖父自清末年间开始做糊纸,陈赐勇的爷爷、父亲也都以此为生,这项“传家宝”让陈家成为远近有名的手艺师傅,他们不仅能做相对简单的元宵灯笼,也可以根据需要创作人偶、神像以及特定场景,无论是宫庙活动、闽南婚丧嫁娶都有其“用武之地”。
传统手工费时费力,陈赐勇介绍,最简单的纸灯笼就要经过绑架子、粘纸、粘灯穗等多个工序,人像作品就更复杂了。陈赐勇家里摆着一个一人高的大型作品,表现的是一位神仙骑着神兽,神兽身上每片鳞片都一片片用纸制成,而不是简单画上,“光是这件作品花了我们两人几个月时间。”
作为第四代传承人,两兄弟都已年过半百,儿女虽然略有涉猎,但并不一定会以此为职业。如今成立了传习中心,两位传承人表示,将面向社会“收徒弟”,只要有兴趣来学的,他们都愿意教,把这份手艺传下去。
延续传统民俗 离不开“传帮带”
此次集美区批复成立的三个非遗项目传习中心(馆),后溪霞城阵头传习中心、孙厝乐安传统舞狮传习馆都以传统民俗表演为核心。
在后溪城内社,有一座始建于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的霞城城隍庙,每逢庙会庆典或迎接海内外乡亲,都少不了热闹威武的“阵头表演”。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霞城阵头目前已形成了一整套标准的礼仪、动作、脚步和套路,包括撵神轿、舞神将等,阵头的成员边走边舞,后面还有传统的大鼓凉伞及舞龙舞狮,一路巡游祈求平安。
“阵头表演需要口传心授。”霞城阵头负责人周勇坚表示,现在阵头队里30岁以下的年轻人有一二十个,传习中心设立后,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把这项传统技艺和城隍文化发扬光大。
相比霞城阵头,侨英孙厝的乐安舞狮“年头”更久,相传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已传承三十几代人。乐安传统舞狮俗称“乐安弄狮”“乐安宋江狮”,是“南狮”典范,在闽南其他地区已近失传,因此被喻为像南音一样的文化活化石。
据介绍,乐安传统舞狮全套表演由狮旗开始,而后按啃狮脚、趴乌鱼、跳柴椅、打四角、倒立走、倒头翻、抢狮球、杀狮和救狮共九个章节进行,每个章节动作均有规范动作和严格技巧,必须经过“传帮带”使之流传下去。
【背景】
集美确立21个非遗项目
近年来,集美区立足“一精神三文化”,高度重视挖掘、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至目前,确立了国家、省、市、区四级名录体系21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3项、市级5项、区级12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25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6人);成立了灌口闽南童谣、凤山答嘴鼓、前场歌仔说唱等11个传习中心(馆)。
同时,集美区还制定了《集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暂行办法》《集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经费补助方案》《集美区民间文艺团队扶持暂行办法》等,为推动非遗保护传承提供了制度及经费保障。
为充分调动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帮带”的积极性,集美区经常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开展常态性文艺调演,并推动辖区小学、中学和高校设立“校园非遗传习基地”“闽南戏曲示范点”,让这些非遗项目“传下去、活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