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水环境治理培训会昨日举行。(记者何炳进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 席恺 通讯员叶添从)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升各级干部水环境综合治理能力,全面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昨天下午,在全市水环境治理培训会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生态院院长王家卓,以《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与关键问题》为主题对参加培训的学员授课。
据悉,此次培训涵盖市、区、镇级河长、流域河段长,环保、建设、水利、市政园林等十三个成员单位领导、各相关治水企业负责人以及市、区河长办工作人员,旨在加强各级干部深入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开拓工作思路,进而深化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全面加快厦门水体系统治理,持续提升河湖水环境质量。
“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网,关键在排口。”培训会上,王家卓分享了他对城市黑臭水体成因、治理模式与治理技术的理解,并结合国内外治理案例分析,提出厦门筼筜湖需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长治久清等方面做出具体的黑臭水体整治措施。
正确认识水体黑臭成因
截至去年2月,公开的全国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数达到2082个。
水体为什么会变黑变臭?王家卓认为,有分流、截流、合流、雨污混接、污水管网防渗率、末端处理、水体自身流动性、河湖堤岸、生态基流、面源污染控制等十方面工作不力的原因。
以分流为例,不少地区“上分下不分”或者“上不分下分”。“上分下不分”表现为小区内雨污分流,道路管网为雨污合流,小区雨水管汇入道路合流管,道路上游完成分流,由于路由问题下游转合流。“上不分下分”表现为小区为合流制,道路管网为雨污分流,小区雨水汇入道路污水管。
推荐厂网河一体化PPP模式
王家卓表示,对黑臭水体治理应坚持五个优先原则,即控源为本,截污优先;远近兼顾,近期优先;点线统筹,排口优先;系统整治,诊断优先;建管并重,修复优先。
对于当前热门的黑臭水体PPP治理模式,王家卓提出要做“真PPP”。什么是PPP模式?PPP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缩写,指的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形成伙伴式的合作关系,通过签订契约来提供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是集设计、施工、运营管理为一体的建设模式。
“我认为应推荐使用厂网河一体化的PPP模式。”王家卓分析,当前城镇污水处理部分设施运行效率不高,制约了城市水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引入PPP模式可以解决地方政府专业人才缺乏、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紧张、厂网一体建设运维等问题。”
水体整治是系统工程
王家卓认为,水体整治是系统工程,要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长治久清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在控源截污方面,根据现状分析结果,从河道排水口向上延伸治理。要完善污水管网,消灭污水直排,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减少合流制管网溢流频次,控制溢流污染;减少初期雨水面源污染;提高污水处理厂污水入厂污染物浓度。
在生态修复方面,王家卓建议因势利导改造渠化河道,恢复自然深潭浅滩和泛洪漫滩,恢复河道生态基流,降低河道运行水位,构建以沉水植物为主的河道内部生态系统,充分利用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自净能力,提升河道景观。
王家卓总结,在黑臭水体治理上,要重视治理方案和技术,慎重论证排水体制,将PPP模式与绩效捆绑,按照海绵城市理念推进,扎实推进水体整治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