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数多 全家动员做作业 家长联系实践地点 有的暑假作业则需要“全家动员”。比如手抄报——这虽是很早就出现的作业形式,但至今仍在校园里流行。 需要大人、小孩一同完成的,还有思明区中小学的特色作业:“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打卡。该任务要求以小孩打卡、大人陪同的方式,完成每日定点的垃圾分类任务,并同时在线上公众号和线下垃圾分类督导员处“盖章”,累积60天的暑假打卡。 有时,家长也需要调动社会资源,帮助孩子完成任务。一所中学在暑假给了初三学生组队实践的机会。曾同学的母亲告诉记者,孩子们组成了固定的小组,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多次社会实践任务,做成实践报告PPT,参与班级、学校的评比。“家长们联系了居委会、工厂等地点,让孩子们参与进来,可以很好地增长见识,增加社会经验。” 新 拍视频讲解数学题 对着App说作文 家住海沧的方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即将上三年级的孩子有一项特殊的作业:拍数学说理视频。“我们要拿着手机,将孩子讲解题目的过程全部录下来,然后上传给老师验收。”方女士说,虽然这项作业形式比较新颖,也可以帮助孩子真正理解一道题目,但因为小孩在镜头前说话容易紧张、卡顿,往往一条视频要“NG”多次、反复录制,成功拍完往往要花上一个多小时。 用思维导图串联知识点,也是中小学暑假作业的新形式之一。即将上初三的姜同学是双十中学初中部的学生,她的暑假作业之一,就是用思维导图串联初一、初二的全部英文词汇,每个单元各画一张。姜同学表示,自己动笔画思维导图这种做法比较新,且有一定难度。 小学语文老师阮女士告诉记者,她为自己的学生布置了“用语音写作文”的暑假作业。这项作业需要借助手机App“语记”——孩子们对着App“说作文”,该App将录音转化为文本,再由家长帮忙修改文本里的口语化表达和语气词,形成一篇篇小日记。该作业专门针对一年级刚开始尝试写作的孩子,能同时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入门写作。 此外,一所学校的初一学生需要用10张照片或图片记录生活的最美瞬间,并配上心得短文;而另一所重点中学的初三学生则要学会自己买菜、做菜给家人吃。“女儿平时很少做家务,但通过完成这项作业,她也学了买菜和做菜。”阮女士对记者说。 (文中人物应受访者要求均采用化名) 【家长说】 新形式有利有弊 可安排弹性作业 不少家长认为,作业量过大,可能让孩子对暑假作业产生厌烦情绪。“布置周记的出发点很好,但一周4篇500字作文的确太多,很可能会让孩子厌倦,应付了事。”陈同学的家长说。另一些家长则反对学校布置太多抄写作业,“抄课文、抄范文,这类作业不经思考,耗费时间且意义不大。”小孩即将上三年级的陈女士对记者说。 而形式多样的作业,在家长眼中也有利有弊。如拍视频、做手抄报,往往需要家长协助,“耗费时间很多,但小孩的收获有限。家长也跟着忙,忙不过来就找淘宝做排版设计。”陈女士透露,暑假作业形式有趣,但家长可能往往疲于应付。 有家长建议,学校在布置作业时,可安排部分弹性作业,留出课余时间。“学校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设置部分固定作业,辅以弹性作业;同时提供一些阅读书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学习建议,供家长参考。”陈女士建议道。 【专家说】 作业难度太大 可能适得其反 海沧中学心理老师、二级心理咨询师陈杨丽表示,若暑假作业过多、难度大或形式复杂,可能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如果学生长时间无法恢复学习上的自信心,则可能降低学习动机、削弱学习兴趣,成绩落后的学生可能产生学习习得性无助。 陈杨丽认为,新形式作业的出现,减少了书面作业的单调枯燥,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但如果形式过于复杂,则会增加学业负担,容易出现重形式不重内容的现象;此外,部分作业对低年级的学生偏难,家长需参与甚至包办作业,这样反而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
相关阅读:
- [ 08-20]海沧区举办经典诵读大赛 展现国际一流海湾城区的人文气质
- [ 08-20]海沧各地依托社区书院 开展七夕传统民俗系列活动
- [ 08-20]海沧一男子留下“遗书”购买刀具绳子后失联
- [ 08-20]厦门海沧二维码门牌全覆盖 扫扫门牌可缴水电费
- [ 08-19]海沧办“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活动 亲子义工操首亮相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