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增加网约“正规军”解决打车难 合规门槛高仍亟待解决

2018-08-16 12:58:04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一座城市的包容:厦门位列14位包容度居中

最近,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选取25个重点城市,根据当地网约车政策、舆论认可度等进行网约车包容度综合评估。榜单设立三大指标,经过加权最终得出城市网约车包容度指数。

三大指标包括:

1、网约车政策宽松度:网约车准入车辆标准(轴距、车价、车型、排量、车牌、车辆使用情况等),网约车司机准入标准(驾龄、户籍、学历、其他限制性条件等);

2、城市合法网约车平台数量(根据网络公开数据整理);

3、舆论友好度(抽样当地媒体报道和网民评论分析倾向性)。

从测评结果来看,成都、三亚、无锡网约车“门槛”相对宽松;青岛、重庆、大连等地则较为严格;厦门位列中间档,排名第14位,包容度居中。

分析细分指标关系发现,准入政策相对宽松的城市,合法网约车平台牌照获取数相对越多,舆论反馈整体平稳;准入政策相对严苛的城市,媒体和部分网民中传出放宽准入制的呼声。

一道难逾越的“门槛”:车距+排量这些“门槛”不好跨越

导报记者注意到,在这份榜单中包容度较低的城市主要是在户籍、车牌、车距、排量等方面设置了较高门槛。

排名靠后的哈尔滨、福州等城市,要求网约车排量不小于1.8L;青岛的门槛就更高了,在车距、排量上设置了“事无巨细”要求,如要求轿车车长不小于4800毫米、车宽不小于1800毫米、发动机功率不小于100千瓦等等。

而厦门要求车辆是闽D牌照,网约车的车型档次不低于现有主流巡游车,轴距和排量二者必须同时达标;不一定非要厦门户籍,但非本市户籍人员须持有本市有效居住证(含持有本市有效居住证满6个月以上)等等。

严格的准入制有利于网约车安全运营,但车距、排量等与安全非直接相关指标的高门槛也引发争议。“‘车距+排量’这些‘门槛’不好跨越,使部分司机退出网约车服务,导致可供选择的司机及车辆出现明显减少。”一网约车平台负责人坦言。

此外,排量越大,油耗相应越高,排放的污染物也会更多。为了节能减排,国际上的汽车发动机出现了1.0T、1.2T,设立不小于2.0L或1.8T这样的门槛,与“绿色低碳出行”理念存在冲突。

一些与时俱进的改变:泉州成全国首个调整网约车政策城市

网约车政策并非一成不变,泉州等城市就根据网约车细则试行以来的市场情况和社会反馈意见,及时调整,酌情降低网约车准入门槛。

2017年9月,泉州公布了《关于印发调整完善泉州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对比调整前后的泉州网约车细则可以看出,此前要求车辆的厂方销售指导价不得低于15万元,且高于巡游车主流车型平均市场价格50%以上,门槛较高;调整后,泉州对网约车的车价要求降至10万元区间,下调幅度在30%左右。泉州也成为全国首个调整网约车政策城市。

2018年3月,杭州对“网约车管理实施细则”也进行了调整,对驾驶员的准入条件放宽,不再对居住证时长做具体规定,只要有居住证即可。

2018年5月,西安出台的网约车政策也取消了征求意见稿中关于“车辆轴距2700毫米以上,整车尺寸4850×1810×1450毫米以上,排量为2.0L或1.8T以上、3.0L以下”的要求。

恰逢“网约车新政”实施两周年,不少专家呼吁,打车难、合规门槛高仍亟待解决。

厦门的网约车门槛是否会降低?对此,厦门市运管处相关负责人回应,短期内不会放宽网约车的“准入门槛”。

“按人口比例,厦门的出租车和网约车的配比居全国前列,运管部门要做的就是‘增加供给’,解决打车难。”该负责人说,“将不合规的网约车转化为‘正规军’,路上跑的黑车变少了,‘正规军’也就越来越多。”

记者手记 请给网约车多些包容

这份榜单有个名字,叫“城市网约车包容度”。榜单想表达的,就是一座城市对网约车的包容。

在榜单上,成都、三亚、无锡的网约车包容度分列前三位,宽松、低门槛、创新。比如,三亚对车辆没有任何轴距、排量的要求,只限定本地牌照、有本地户籍或居住证等,对网约车较多包容,为三亚的旅游业提供有力的出行保障。

其实,厦门和三亚很像,都是旅游城市、海滨城市,逢小长假、黄金周,两地均是热门旅游目的地,庞大的游客数量极为考验城市的交通承载能力。

网约车,一个新的事物,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遇到波折,难免会走弯路,我们不妨善待它,多给它一些包容。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