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永吉
【人物名片】
肖永吉,1930年4月10日出生,祖籍厦门,缅甸归侨,1949年2月在缅甸仰光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1976年转业来厦门,1983年担任厦门市侨联副主席,1993年离休。
【人物原声】
不论时代如何变迁,爱国、爱党、爱侨、爱乡的信念不能变。那些年里,我全心全意为侨胞服务,只希望通过他们的力量,让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工作任务越重,代表组织的信任越多,为建设祖国出力是我的信念,人有信念就不会感到辛苦。我认为,各级侨联工作者应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继承优良传统,积极开拓创新,更好地为侨服务,团结引领侨界群众,同心共筑中国梦。
厦门日报讯(记者何无痕图/记者黄晓珍)“广大归侨侨眷、海外侨胞以高度的爱国热情、强烈的进取精神、不竭的创新活力,心系祖国、情系桑梓,为厦门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昨日,厦门市侨联原副主席肖永吉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以及归侨侨眷都是厦门乃至中国改革开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海外华人华侨和港澳资本与厦门的经济合作发展迅速,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这些投资不仅带来了资金、技术和管理,而且引进了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促进了厦门经济市场化的进程。
肖永吉自1983年调厦门市侨联工作担任副主席,1993年离休,他所处的改革开放最初时期,对于厦门市侨联而言,正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历史阶段——当时市侨联作为官方与华侨接触的“桥梁”,不仅要负责接待华侨的工作,而且还要围绕经济特区建设,动员归侨侨眷利用海外关系多的优势,积极牵线搭桥,引进一批投资和来料加工项目。仅1979-1984年,牵线422宗,洽谈成功24宗,在促进华侨华人归国回乡参与家乡建设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讲述
赴京学习用国产面粉做出松软面包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肖永吉讲述了一件有关厦门侨利食品厂的故事。改革开放初期,想吃上地道的面包,在厦门还是件难事。当时只有一家“绿岛饭店”有售卖面包,想吃还得走后门,但绿岛饭店生产的面包是长条状,吃起来硬邦邦,口感像馒头,偏甜偏油,不少外国人都吃不习惯。市领导要求市侨联引进生产面包的设备,烤制适合外国人口味的面包,以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于是,时任市侨联主席颜西岳发动在港侨联委员和境外朋友,成立香港鹭江公司,与市侨联合资创办侨利食品厂。
这个因“面包”而生的企业,正式迈出了第一步——1984年3月签订合同后,颜西岳抓紧落实亲自参与筹备,肖永吉与同事选地建厂房,并前往香港,请香港大庆公司(侨联在香港的联络点)帮助,引进加拿大的面包生产线。
一个小小的面包背后,是无数细节的“纠结”。改革开放初期,面粉用的是国产造“红旗粉”,没有用于生产面包的专用西粉,与西式口感的面包却碰撞不出火花,很难发酵,对面包口感影响很大。为此,时任市长邹尔均和副市长柯雪琦专门调研,让肖永吉带领筹备组和技术团队前往北京义利食品厂,学习如何利用国产面粉做出松软的面包。
同年12月,侨利公司开始试生产,1985年3月正式投产,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有了正宗的西式面包——当时推出的主打切片白面包蓬松柔软,吃起来不黏牙,部分解决了来厦投资的老外吃面包难的问题,也随之给厦门带来了一股吃面包的风潮。卖九毛钱一条的面包,在当时并不便宜,但买面包的人却排起长队,有在厦大读书的老外,还帮外国好朋友们订货,每天送来名单,罗列了一排地址让侨利食品厂安排派送。原有的一部汽车派送很快便不能应付市民旺盛的购买需求,又紧急增加一部汽车和六部三轮车派送,据了解,当年盈利就达到12万元。
印象
为侨服务
他是贴心人
肖永吉虽然名义上是市侨联副主席,但从照应华侨在厦门的吃穿住行、处理日常小事,到为他们排忧解难办实事,都是肖永吉的工作范围。“我们要努力做为侨服务的贴心人。”
肖永吉告诉记者,在侨联的工作中,交朋友也是工作之一,通过海外家乡老朋友穿针引线,让他们参与服务厦门建设。如肖永吉曾动员马来西亚侨胞苏汉英帮助厦门牵线搭桥,与马来西亚槟城建立友好关系。
服务到最后,肖永吉和华侨都成了真正的交心知己,如今在他家里,还收藏着一些华侨送他的纪念品,这些既是友谊的见证,也是工作上的肯定。肖永吉说,作为从海外归国的华侨,自己深深体会到,是改革开放让祖国变强大,海外侨胞真正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