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 赴京学习用国产面粉做出松软面包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肖永吉讲述了一件有关厦门侨利食品厂的故事。改革开放初期,想吃上地道的面包,在厦门还是件难事。当时只有一家“绿岛饭店”有售卖面包,想吃还得走后门,但绿岛饭店生产的面包是长条状,吃起来硬邦邦,口感像馒头,偏甜偏油,不少外国人都吃不习惯。市领导要求市侨联引进生产面包的设备,烤制适合外国人口味的面包,以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于是,时任市侨联主席颜西岳发动在港侨联委员和境外朋友,成立香港鹭江公司,与市侨联合资创办侨利食品厂。 这个因“面包”而生的企业,正式迈出了第一步——1984年3月签订合同后,颜西岳抓紧落实亲自参与筹备,肖永吉与同事选地建厂房,并前往香港,请香港大庆公司(侨联在香港的联络点)帮助,引进加拿大的面包生产线。 一个小小的面包背后,是无数细节的“纠结”。改革开放初期,面粉用的是国产造“红旗粉”,没有用于生产面包的专用西粉,与西式口感的面包却碰撞不出火花,很难发酵,对面包口感影响很大。为此,时任市长邹尔均和副市长柯雪琦专门调研,让肖永吉带领筹备组和技术团队前往北京义利食品厂,学习如何利用国产面粉做出松软的面包。 同年12月,侨利公司开始试生产,1985年3月正式投产,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有了正宗的西式面包——当时推出的主打切片白面包蓬松柔软,吃起来不黏牙,部分解决了来厦投资的老外吃面包难的问题,也随之给厦门带来了一股吃面包的风潮。卖九毛钱一条的面包,在当时并不便宜,但买面包的人却排起长队,有在厦大读书的老外,还帮外国好朋友们订货,每天送来名单,罗列了一排地址让侨利食品厂安排派送。原有的一部汽车派送很快便不能应付市民旺盛的购买需求,又紧急增加一部汽车和六部三轮车派送,据了解,当年盈利就达到12万元。 印象 为侨服务 他是贴心人 肖永吉虽然名义上是市侨联副主席,但从照应华侨在厦门的吃穿住行、处理日常小事,到为他们排忧解难办实事,都是肖永吉的工作范围。“我们要努力做为侨服务的贴心人。” 肖永吉告诉记者,在侨联的工作中,交朋友也是工作之一,通过海外家乡老朋友穿针引线,让他们参与服务厦门建设。如肖永吉曾动员马来西亚侨胞苏汉英帮助厦门牵线搭桥,与马来西亚槟城建立友好关系。 服务到最后,肖永吉和华侨都成了真正的交心知己,如今在他家里,还收藏着一些华侨送他的纪念品,这些既是友谊的见证,也是工作上的肯定。肖永吉说,作为从海外归国的华侨,自己深深体会到,是改革开放让祖国变强大,海外侨胞真正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
相关阅读:
- [ 08-01]中国侨联将推出系列节目讲述华侨华人改革开放故事
- [ 07-28]凝心聚力推进侨联工作 厦门市侨联十六届二次全委会昨召开
- [ 06-07]2018两岸侨联和平发展论坛昨日在厦门举办
- [ 04-13]中国侨联副主席到集美考察侨乡文化
- [ 03-30]集美区侨联召开七届六次全委(扩大)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