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山辟地建成投产后岛内自来水供应翻一番 厦门是一座淡水资源缺乏的城市,尤其是岛内,很多老厦门深有体会。早期,厦门岛的人们需要靠井水生活,但是海滨的井水咸而苦涩,多数不能饮用,许多居民不得不从九龙江运水过来的船“买水”,慢慢的便有了“担水巷”。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厦门岛内只有赤岭水厂和莲坂水厂两座自来水厂,日供水量合计约5.26万吨。 1981年10月15日,随着一声开山炮响,厦门经济特区在湖里破土动工建设。“特区建设,没有水怎么行?”柯央说,“当时建高殿水厂,主要目的就是解决特区供水问题。”市里成立了自来水扩建工程指挥部,曾参与过莲坂水厂建设的柯央,被调入指挥部,负责高殿水厂现场建设。“之所以选址在厦门岛西北部的高殿,一是那里离湖里加工区近,二是离福厦公路和海堤近,便于管道的敷设。还有就是那里的海拔适合水厂水压的要求。”柯央说。 1982年春节刚过没多久,高殿水厂建设就开工了。“那里原来是荒山和旱地,要开山辟地,把山推平,对地下岩石进行爆破。”柯央说,现场条件十分艰苦,项目组只有5个人左右,连办公的地方,都要借助部队营房,吃饭也要到附近街上去吃。柯央不仅要参与建设,了解水厂生产流程,还要经常去高殿村里,做被征地农民的工作,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问题,协调好厂村关系,同时,还要着手培养水厂今后运行的骨干,“当时我带了三个徒弟,之后都成为水厂的骨干力量。”柯老自豪地说。 经过约两年半的施工,高殿水厂的厂房、车间、宿舍等基本建成,1984年水厂开始试生产,1985年正式投产,生产能力达6万吨/日,岛内的自来水供应因此翻了一番。 三期扩建供水能力是初期的15倍 随着厦门经济特区的快速发展,用水需求剧增。1987年,高殿水厂便着手开始了一期扩建工程。一期扩建设计生产能力为24万吨/日,分两步走,1988年完成12万吨/日的生产能力建设,1992年完成另外12万吨/日,相当于再造了4个高殿水厂。那时,九龙江原水也引入了高殿水厂,为适应水质变化,一期扩建工程的生产工艺也有变化,从“机械搅拌澄清池+双阀滤池”的工艺,改为“折板反应池+平流沉淀池+双阀滤池”工艺。 高殿水厂总占地面积达到270亩(18万平方米),而一期工程只用了约九分之一,剩下的是预留发展用地。“这充分体现市委市政府、规划部门以及公司领导的远见卓识,如果当时没有预留这么大片的地,根本不可能如此顺利地实现三期扩建。”高殿水厂现任厂长陈伟说。 1995年,高殿水厂二期工程开始建设,1997年投产,设计供水能力30万吨/日。2013年,高殿水厂三期工程开始建设,2015年投入运行(15万吨/日);并于2017年,在原有土建基础上完成15万吨设备安装工程,设计供水能力30万吨/日。至此,高殿水厂的最大供水能力达到90万吨/日,是初期的15倍,这也让高殿水厂一跃成为全省最大的水厂。可以说,高殿水厂的每一次扩建,都是为了适应城市发展需求,反过来,又大力推动了特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当然,供水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没有原水,水厂即使建得再大,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除了高殿水厂外,厦门还大力推动建设特区供水管道工程、九龙江北溪引水改造工程、枋洋水利枢纽工程等,目前已基本形成“两江四库”的供水格局,让活水源源不断地进入水厂。 王明煌是柯央当年带的徒弟之一,他从建厂初期就进入高殿水厂,一直到现在,将近35年,可以说把自己的青春全部献给了水厂,也见证了水厂的每一次变化。“30多年来,水厂员工的学历越来越高,工艺越来越先进,水质检测项目越来越多,出水水质也越来越好。”王明煌说。在柯央看来,供水是个良心活,变化这么大,唯一不能变的是供水人的责任心。他拍着陈伟厂长的肩膀,不止一次地说道:“你肩上的担子很重啊!”陈伟回答说:“我们一定会把老一辈水务人的优良品质传承下去,为城市、为人民把好用水关。” |
相关阅读:
- [ 05-23]集美杏滨拆除临时菜市场和停车场 确保杏林水厂工程施工
- [ 12-05]集美杏林水厂将扩建 升级后供水能力可提升近一倍
- [ 11-08]杏林水厂将扩建 扩建后供水能力将提升近一倍
- [ 06-19]高殿水厂扩建后日供水达90万吨 居民用水将更有保障
- [ 06-16]高殿水厂昨天正式投入运行 岛内用水更有保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