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煜
刘磊
黄启佑
海西晨报讯(记者叶子申)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刚刚过去不久,全国各地上演的“求职大戏”依然备受关注。而其中,就有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美院毕业生,他们的出路问题令人关心。
当艺术家是个美好的梦想。面对未来,艺术生希望能坚持自己的梦想,有部分人依然在坚持着,有部分人为了现实生存,不得不选择从事与本专业毫不相关的工作。晨报今起推出系列策划,关注美院毕业生及他们的工作生活。
有人说:“学艺术,是考入大学的快车道门票。”相比文理生,美术生的分数线较低,更容易考入理想中的大学。但是,美院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却并不乐观。
自主创业、办培训班、卖保险……美院毕业生毕业后,他们究竟在做什么?近日,晨报记者采访了几位在厦门发展的美院应届、往届毕业生,讲述他们毕业后的求职路,来呈现他们这一群体的生存情况。
樊煜
创业之余 依然梦想当专业画家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樊煜过得忙碌又充实。今年23岁的他和女友在漳州角美开了一家艺术培训机构,招收的学生基本都集中在周末上课。
樊煜是应届毕业生,是山西大同人,今年刚毕业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的国画专业。相比刚毕业仍然稍显稚嫩且对未来充满迷茫的其他同学,年轻的樊煜显得更为从容。
“我选择创业是因为对艺术抱有热爱,同时也能养活自己的艺术梦。”樊煜说,他与女友是大学同学。大学期间,两人都曾在校外画室兼职过,因此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大四下学期,他们已经开始筹办培训机构。毕业后,机构就开始正式运营了。
“办培训班成本不低,前期的投入差不多要20万元,部分是大学期间自己赚的,部分是家里支持。”樊煜说。
创业初期颇为艰辛。“刚开始最主要的问题是生源问题,毕竟生存第一。为了招生,我们做过不少宣传,好在慢慢有了口碑,现在一切都有序进行。”樊煜说。
为了节省开支,樊煜和女友包揽了培训班所有的工作。樊煜主要教授国画书法、素描,女友教综合绘画和儿童画。
工作之余,樊煜仍不忘成为一名专业画家的梦想。“我热爱美术,当初身边有很多同学都是为了上大学而选择美术,但我是为了画画而上大学的。”樊煜说,大学毕业后,同专业的同学部分选择考研深造,还有部分同学选择创业,但真正在坚持画画的为数不多,“毕竟,纯艺术之路太难走了”。
刘磊
做过画师卖过保险 很想有自己的画廊
相比刚毕业就创业,用办培训班来满足自己的艺术理想,同样美院专业出身的刘磊,曾陷入过一阵较长的迷茫时期。
3年前,厦门男孩刘磊从湖北美院研究生毕业,他的专业是油画,作品曾成功入围全国青年美展。不过,这并没能帮他在艺术圈立稳脚跟。
毕业后,他做过许多事,先是应聘成为北京一家画廊的工作人员。“当时幻想着可以一边工作,一边结交人脉,为以后铺路。”刘磊说。但实际上,他没有等到任何机会,依然住在肮脏的地下室,每天挤着地铁上班,“理想开始轰然倒塌”。
刘磊的画架上布满灰尘,调色板上的油画颜料干枯开裂。
后来,刘磊选择回到厦门,先后在乌石浦油画村、画廊做过画师、营销经理等职位,但都不长久。刘磊说,住在乌石浦出租房,水电、吃饭等一个月的基本开销需3000元。为了维持基本生活,他暂时放下梦想,到艺术培训机构代课。这几年,刘磊也参加过一些展览,不过却没有人愿意买他的画作。
为了生存,刘磊还曾卖过保险。“突然要和风险度量、资信变化评级等一系列行业术语打交道,还要向客户推荐和交流,对我来说简直太难了。”刘磊曾想过放弃,但他又告诉自己,既来之则安之。
之后一整年,他放弃所有休息的机会,每天勤奋工作,回家后又刻苦钻研业务,终于有了一些起色,也慢慢有了积蓄。
“很多人问我,曾经花了那么多钱去学艺术,最终被迫转行,后悔吗?我的答案是不后悔,相反,找工作的经历磨炼了我的意志。”刘磊说,未来,他仍希望能在艺术方面继续行走下去。
这些年,他在厦门认识了不少艺术家,也有一些画廊老板。他希望以后自己能开一间属于自己的画廊,继续创作下去。
黄启佑
北漂时租住地下室转战厦门逐步成长
1987年出生的黄启佑,目前算是小有名气的青年艺术家。但回忆自己毕业后的艺术之路,他仍觉得布满荆棘与坎坷。
黄启佑毕业于2010年。那一年,他兜里揣着仅有的500多元,匆匆地买了一张火车票,要去北京寻找自己的艺术之梦。
他试图通过逃票的形式去北京。然而,当火车开到怀化,他就被当场揪出来,甚至不让补票,被赶下火车。他只好在怀化买了一张开往北京的全价票,这花了他身上将近一半的钱。
从怀化到北京,时间长达20个小时。“但当时一点也不觉得累,心里就想着要去北京,满是期望。”时至今日,在厦门的工作室内,黄启佑仍笑着告诉记者,在北京,他握着仅剩的200多元,舍不得住好的旅馆,跟一群陌生人一起住地下室,一个晚上20元,一餐只吃3块钱的馒头。到了晚上,他就出来摆摊,卖些复印的劣质国画。
北京人才济济,难有出头之日。后来,黄启佑在北京一家画廊打工,试图接近更高端的买家、艺术家,但却屡屡受挫。
“那时候想回老家,开个奶茶店或者冰激凌店,对画画不再抱有幻想。”黄启佑说。后来,他在网上认识了厦门的一位艺术家,聊了一段时间之后,决定来厦门发展。
这些年,黄启佑一直原创、参展,并逐渐积累起了名气。2014年底,他参加了国内知名机构发起的“青年艺术100”征选活动并顺利入选,成为当时厦门地区仅有的两位入选者之一。去年4月,他刚刚结束“2017福建青年艺术家烟台交流展”,参与过“雪山脚下艺术家驻留工作室”计划,算是厦门青年艺术家中,“混”得较好的一个。
但黄启佑说,他还是有烦恼。“现在,一个比较焦虑的尴尬问题是,自己应置身何处。”他说,常年漂泊在外的人,很难在一个随机停留的城市里找到归属感。他也想在厦门买房、结婚,可是城市里的生活成本让他望而生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