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思明区> 思明快报> 省媒看思明> 正文
分享到:

思明“学习时间”随身听 成“大学习”热潮新兴力量

2018-08-11 19:2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卢超颖  我来说两句

思明区“学习时间”音频节目正式入驻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课随身听、咪咕阅读党员书屋、厦门党建e家

东南网8月11日厦门讯(本网记者 卢超颖)10日下午,由厦门市思明区首创的“学习时间”音频节目正式入驻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课随身听、咪咕阅读党员书屋、厦门党建e家。

当天,入驻仪式在厦门市思明区政府大楼举行。活动由厦门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和思明区委联合主办,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福建频道、中国移动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协办,思明区委宣传部承办。

据介绍,“学习时间”是思明区为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因应时代要求而开展的基层创新实践。2017年7月1日,经过8名播音员近半年的紧张工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音频顺利完成,在思明区委宣传部微信公号“思明快报”进行首播。作为一个不受时空限制的移动式学习平台,“学习时间”创办一年来,吸引了一大批包括台湾网友在内的忠实“粉丝”,音频作品被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课随身听”收录,成为全党学习材料。

“学习时间”小分队

成为“大学习”热潮新兴力量

9日上午,来自思明区机关、社区、学校、互联网公司等首批“学习小分队”代表齐聚一堂,进行首次“学习时间小分队”(简称“学习小分队”)线下交流会。据了解,学习小分队由“学习时间”听众以工作单位、家人、邻居等方式自发组成,不受时空地域限制,无论党员、群众都可以加入,三人以上即可组成小分队。通过自学、集中学习、分享交流、专家辅导等方式,结合专家点评指导,开展学“习”活动,不断提升学“习”能力,成为“大学习”热潮中的一股新兴力量,不断成为党员群众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行动。

厦门市思明区党的十九大代表陈建萍,近日成为“学习时间小分队”的一员。经常参与各级党组织的理论宣讲,她对新近正式亮相的“学习时间”赞不绝口,已经运行一年多的“学习时间”,能够大大推动基层学习新思想。在她看来,“学习时间”互联网+线上平台优势明显,非常适合年青党员的碎片化学习,也适合老党员身体力行,丰富学习方式。“学习小分队”能够与居民组织有机融合,多措并举,把学习新思想引向深入。

在部队待了16年后回到社区工作的李季清,目前还担任思明城市义工协会的支部书记。他非常认同“学习小分队”的做法,“学习方式灵活机动,不搞形式主义。”他认为,“接下来要把8个固定志愿服务点发展为‘学习小分队’的互动点。”

 

“学习时间”的8名播音员集体亮相

两岸一家亲

“学习时间”促进两岸青年融入“大学习”

“在台湾同胞中开展习近平思想的学习宣传,‘学习时间’是一个好途径。”思明区台办主任戴丽珠,除了在党员群众中做好“学习小分队”成员的表率作用外,还注重在台湾同胞中推动学习时间。厦门思明是对台工作的前沿。多年来的工作经历,让她认识到,“学习时间”是一道桥梁,是台湾同胞更深入学习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好平台。“台胞比较关注环保、一带一路、两岸一家亲等议题,而这些,在‘学习时间’中都能方便的呈现。”

自“学习时间”诞生之日起,就吸引了北大在读博士、台湾青年王裕庆的高度关注。他每天坚持收听“学习时间”。“这是一个很正能量的音频节目,我有责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递给更多台湾同胞。”他建议,可以发动更多台湾青年参与录制,也可以采取闽南话播音的形式,影响带动更多台湾同胞一起学习。

台湾艺人刘乐妍就直接投身到了音频节目的录制之中。“越听就越觉得有收获,我就越想参与。”半年多前,在北京工作的刘乐妍在朋友的推荐下点击收听了“学习时间”,此后“学习时间”成了她闲暇时间的主要学“习”内容。她自掏腰包主动参与录制。“我很骄傲,很荣幸可以为祖国做些事情,为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尽自己的一份努力。”

在市、区的联合发力下,“学习时间”将推出高端访谈、专家解读等栏目,围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及时录播高端人物、专家学者相关访谈和学习辅导讲义,方便听众更好学习新思想。同时,推出学“习”重要辅导材料、重要心得体会和学“习”分享的音频作品。

思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碧珊表示,“学习时间”将围绕“线上做强,线下做优”,持续锻造全国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的重要音频平台和品牌。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