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有效保障蔬菜供应。刘东华摄
闽夏市场二期效果图
调运蔬菜
厦门晚报讯 (记者 汪燕妮)7日上午,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接听市长专线,介绍厦门蔬菜保供稳价情况。
厦门在加强本地基地建设的同时,还采取从外埠基地调运蔬菜补充供应的措施。从常年来看,进入厦门批发市场的蔬菜约有65%来自外地,即使在厦门蔬菜生产旺季冬春季,外来菜也达到50%,主要原产地包括省内其他地区及山东、海南、云南等。
据了解,全市第一批31个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有望年底完成。
6000余亩
去年新增外埠蔬菜供应基地近万亩,过半来自省内
目前是厦门蔬菜生产的淡季,厦门如何开展保供稳价工作?一是保障蔬菜种植用地及规模稳定;二是建立外埠蔬菜基地,有效保障蔬菜供应。
去年,夏商集团与15家本市农业合作社签订协议,种植面积共7000多亩。平时蔬菜售价随行就市,每年6月至10月、次年1月至春节以及重大节日来临前,则向合作方提前下达水叶菜种植订单。
今年,在稳定已建立的外埠蔬菜供应基地的基础上,夏商集团还专门成立团队,赴全省、全国各地加快建设外埠蔬菜供应基地。2017年,新增外埠蔬菜供应基地近万亩,其中省内6000余亩(不含本市)。
同时,夏商集团还探索依托闽夏市场、中埔蔬菜批发市场运销大户与外埠供应基地建立稳定产销协作的机制,确保供应紧张时期优先保障厦门供应。
96家
重大节日,全市平价商店固定启动平价蔬菜时间
夏商民兴超市现有连锁门店67家,其中生鲜超市29家,社区便利店38家。生鲜蔬菜销售区域面积均达50%以上,已成为厦门蔬菜零售端的主力军。
同时,市发改委积极推动平价商店建设,全市已有96家平价商店。平价商店运营机制也在保供稳价工作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明确在重大节日固定启动平价蔬菜时间,如每年春节前启动为期30天的政府差价补贴蔬菜销售。
建立与气象部门灾害天气预报预警相关联的启动机制,气象部门一旦发布影响蔬菜供应的自然灾害天气预报、预警时或批发市场水叶菜平均批发价格涨幅超出合理范围时,即触发响应机制。预报或预警升级、价格上涨幅度持续,将相应提高响应级别。
12个
上半年新建蔬菜种植设施项目,总投资超过一亿元
2016年起,根据厦门蔬菜供应的实际情况,市商务局采取精准调控的方式,“菜篮子”工作历经多次考验。
精准调控,即开展重点时段、重点品种的相机补贴,突出“淡、节”(淡:每年6月-10月本地蔬菜生产淡季;节:春节、国庆两重大节日)供应紧张时期的保障,以运销大户为抓手,以水叶菜(含市民日常大量消费的菜胆、油菜、空心菜等12个品种)为重点,鼓励外埠大量调入,支持本地有效供给,与蔬菜供应应急预案有效衔接,形成有机整体,有效、精准保障厦门蔬菜供应。
同时,厦门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市农业局加大生产支持力度,鼓励蔬菜生产种植,每年下发设施农业建设市级补助资金,督促各区做好项目申报、立项审批、进度跟踪、验收。今年上半年,共新建蔬菜种植设施项目12个,各类设施492.65亩,项目总投资超过一亿元。
29077平方米
闽夏市场二期建设,预计2019年底完工
厦门蔬菜流通体系建设也正在逐步完善中。
为完善闽夏市场配套设施,厦门加快推进二期项目建设。闽夏市场二期建设总用地面积29077㎡,总建筑面积56825㎡,用于公益性批发市场所需的加工、仓储、物流、冷藏等必要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建设蔬菜水果加工配送区和冷库。二期工程预计2019年底完工。
目前,闽夏市场还有一块6200㎡的产销对接区,专门针对本地蔬菜产销免费对接。当前,该区域为露天场地,下一步将增加顶棚。
中埔批发市场水产功能区搬迁后,将进一步提升冷藏、加工能力,扩大经营面积,采取分区经营,规划设置蔬菜配送加工区,引进较大规模蔬菜配送专业企业入驻,努力推动中埔批发市场加快向蔬菜专业配送中心转型升级。加大向生鲜超市、蔬菜消费大户的配送力度,探索为农贸市场蔬菜经营户提供配送服务,尽量降低蔬菜流通中间环节的成本及损耗率,提升蔬菜品种调配的“枢纽”效率。
【数据】
厦门现有人口(含流动人口)
蔬菜消费量
每年约80万吨
日均2200多吨
市场消费偏好水叶菜
日均200多吨
现有生鲜网点304个
批发市场8个
农贸市场85个
生鲜卖场、超市211个
制图/刘哲姝
【回顾】
今年春节蔬菜供应
达110种超一万吨
当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在大力推动农贸市场改造工作,努力打造与城市相匹配的“菜篮子”消费环境。全市第一批31个农贸市场有望在今年底前完成改造提升。其中,思明松柏市场、集美宁宝市场、同安南门市场已基本改造完成。
依托厦门主要批发市场,2018年春节期间,厦门积极从海南、广东、山东、甘肃、内蒙古等地调入黄瓜、茄子、甜椒、尖椒、冬瓜、苦瓜、西葫芦、南瓜、长豆、大葱、马铃薯、洋葱等,供应蔬菜品种达110种以上,超过一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4.51%,供应量充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