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福建日报厦门观察 > 正文

乌石浦十年:厦门商业油画的原创转型之路

2018-08-07 16:55:50周思明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阵痛:断臂重生般艰难转型

蔡天从最初签约的“画家”,其实都是他觉得身边比较优秀的“画工”。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即便签约,也需要接受系统艺术教育,完成艺术理念和思维上的改造,乃至奠定自己的创作思路、风格和定位,才能成长为真正的画家。回想起这一转型过程,很多画家都表示“不堪回首”。

已经是中国美协会员、省油画学会副秘书长的张及时,是最早跟蔡天从签约的画家之一,也是厦门商业油画界探索原创道路的先锋。而今走进他的家中,桌上没有斑驳的油彩,却摆着笔墨纸砚、王右军的字帖和国学典籍,“对于行画出身的我们来说,技术并不是问题,转型原创最困难的地方反而是忘掉技术,提升内在的审美品位和艺术修养”。

张及时说,在这个群体中,大家在尝试转型时几乎都会碰到同一种情况——当面前没有参考画作,而是风景和静物时,竟然变得“不会画画”了。

“这说明,我们除了细节和技巧,连构图布局等最基本的创作原理和知识都不懂。”张及时表示,到了开始摸索自己风格的时候,还必须要主动忘掉、舍弃在行画生涯中留下的习惯、笔法,这几乎就是一个断臂重生的过程。

张及时的转型契机来自于一份特殊的行画订单——有画商带着一批国画找上他,希望以油画的形式呈现,张及时答应尝试,没想到成品效果极佳,马上被抢购一空。此后,他开始涉足国画风的油画山水创作,并取法吴冠中等大师的理念,逐步摸索形成自己的风格。

在无数次的自我否定和怀疑,继而又重拾自信、艰难前行之后,张及时的风格和技法终于开始变得成熟。2013年,他毅然停止行画生产,全身心投入艺术创作。2014年,他跟厦门艺术机构传世艺宫美术馆签约,作品《海上花园》入选第二届全国青年水彩展,《万家灯火》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并且从此一发不可收,连续多年参加全国多项重量级美展,并迅速拿到中国美协的“入场券”。他的成功,让众多还在艺术创作的迷雾中摸索的乌石浦人,看到了前行的方向。

抱团:携手成长的艺术群落

张及时这样的成功案例虽然令人振奋,但这种个人化的探索,还远不足以支撑整个厦门商业油画群体的原创式生存。不过,他的转型经验却给了后来者以启发,并直接催生了一次更为全面、系统的提升契机。

2015年,厦门传世艺宫美术馆与中国美协福建创作中心等合作,开办油画高级研修班。在乌石浦油画产业协会的大力支持和组织下,乌石浦数十名画家报名参加。这些画家中,很多人刚刚起步探索原创之路,其中就包括已经来厦20多年的林金钗。上世纪90年代,她跟莆田众多青年一样,怀着绘画的梦想来到厦门,成为一名行画工。

跟张及时一样,林金钗刚开始写生时也是不知从何下手,但是在研修班高强度的创作实践中,她渐渐适应对外界客体的认知和把握,理解并掌握将自己主观的审美意识、艺术思维融入作品中的方法。本来专门画花鸟静物的她,写生画布中也逐渐铺卷出山水云天的光影斑斓,有了开阔舒朗的架构。在六鳌写生时,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张立平点评:“这幅作品的感觉我可能都临摹不出来,不参展真是太可惜了!”

在这样的鼓励下,学员们的信心渐渐树立起来,也开始认识到参展的重要性。以林金钗为例,就在参加研修班的当年,她的作品《百合物语》获得首届春华秋实福建省中青年画展优秀奖;《静物—报纸系列之一、之二》均获厦门市第七届文化艺术佳作奖;入选东南风·福建省青年油画作品晋京展、19届福建省东海浪新人新展。而今,林金钗早已不再从事行画生产,原创画作在市场上也以万元为单位论价。

直到去年,时间跨度长达两年的研修班才正式结业。在痛并快乐的研修过程中,数十名乌石浦画家携手与共,辗转多地写生创作,完成了艺术思维的洗礼,真正蜕变为艺术创作的主体,也大大充实了厦门民间油画创作的力量。这一群体的异军突起,甚至引起了省文联和省美协的关注,2017年5月,省文联组成调研小组,赴莆田、泉州、厦门等地开展对新文艺群体的专题调研。

“研修班只是一个起点,乌石浦转型十年也只是一个起点”,蔡天从说,在近年来的抱团发展中,乌石浦不仅涌现出一批原创画家,画廊也发展到100多家,原创之火正在油画村熊熊燃烧。但是,以乌石浦为代表的厦门油画界“新文艺群体”,仍然还有很多在生存线上奋斗,他们融入主流艺术界的道路仍然曲折而漫长,“未来,我还将探索更为成熟的市场体系和经纪服务,为民间油画创作开路”。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