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讯 (记者 江海苹 通讯员 王潇荥图/市委政法委提供(除署名外))日前,市委政法委发布了厦门2018年上半年“五安”平安建设系列工程的成绩单。
今年以来,全市各区和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法工作会议部署,以建设“五安”平安建设系列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平安厦门创建,取得了佳绩。全市刑事警情发案率始终保持低位运行并持续下降,上半年全市刑事警情同比下降43%,降幅居全省第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群众满意率达98.27%。在“家安”建设方面,全市接报入室盗窃警情比去年同期下降51.61%,下降幅度显著。在“路安”建设方面,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比去年同期下降23.78%;公共交通接报扒窃刑事警情比去年同期下降88.2%,“零警情”天数达138天;全市约92%的公交线路、79%的BRT线路未发生扒窃案情,地铁1号线自开通以来未发生扒窃警情。在“食安”建设方面,厦门已建成四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网络,实现网格监管触角全覆盖;全市4万多家持证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覆盖率达61%,公办学校食堂覆盖率达100%。在“业安”建设方面,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较大事故起数实现“三下降”。在“心安”建设方面,共拦截针对厦门市民实施诈骗的各类电话11.19万个,成功干预正在实施的冒充查案诈骗警情3058起,有效避免市民经济损失1亿余元;全市电信网络新型诈骗发案数同比下降17.67%。这是“五安”工程向群众交出的一份充满民生情怀的“平安答卷”。
“五安”工程是指“家安、路安、食安、业安、心安”平安建设系列工程。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在年初市委政法工作会议上对打造“五安”工程进行全面部署,“五安”工程列入2018年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和政法综治工作要点,并写入《关于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厦门”工作的实施意见》。“五安”工程实施以来,各牵头单位发挥职能优势,积极探索创新,全市政法综治平安工作涌现出一批创新亮点,受到中央政法委肯定,并在全国政法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和全国新任地市级政法委书记培训示范班上进行交流推介。
厦门扎实推进“五安”工程,建设宜居厦门。(记者张奇辉航拍器摄)
民警入户进行人口信息核查。
家安是夜深人静时,枕着祝福入眠的那一阵阵鼾声;路安是车水马龙时,扶老携幼过街的那一双双暖手;食安是饭菜飘香时,亲人围坐桌前的那一张张笑脸;业安是奔赴岗位时,牢记安全第一的那一声声叮咛;心安是遇到骗局时,百姓心中筑牢的那一道道防线。
一个个平安故事的背后,是今年来厦门扎实推进“家安、路安、食安、业安、心安”等“五安”平安建设系列工程做出的探索和努力。
家安:
共建共治共享
打造安居家园
上半年,全市入室盗窃警情大幅下降,达51.61%,各区接报入室盗窃警情数均下降明显,其中湖里区降幅最大。入室盗窃破案率则同比提升。
“以前外人可以随意进入,入室盗窃时有发生。自从小区装了高清探头、电梯智能安防系统,加强了巡逻,我们放心多了。”谈起小区治安环境的变化,中祥大厦的吴阿姨感触颇深。
作为“家安工程”建设的试点小区,小区的技防、物防设施升级,居民只有刷卡才能上电梯。由巡逻辅警、保安、居民志愿者共同组成的群防队伍,在重点时段开展巡逻;组建小区微信群,加强居民之间的联系沟通,定期开展防盗、反诈骗等安全防范宣传。今年以来,中祥大厦“零盗窃”。
“前段时间,小区来了个穿迷彩服的小伙子,自称是某单位工作人员,被居民发现后在微信群举报。经民警对其进行身份核实,原来是发小广告的。”思明区筼筜派出所社区民警廖善伙说,“要想小区搞得好,必须大家参与‘共建共治’。发现陌生人,多问一句‘你找谁’。只有群众的参与度高了,我们的家园才会建设得更加平安和谐。”
厦门目前已有上百个小区像中祥大厦一样,被列入“无入室盗窃案件小区”“入室盗窃案件必破小区”试点,从人防、物防、技防等方面加大力度,以共建共治共享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全力打造群众满意的平安小区。
家住厦门,不仅要宜居,更要让人安居。
家安则根稳。今年以来,厦门积极推进“家安工程”创建活动,加大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高科技产品的应用,推动有条件的小区安装电梯智能安防系统。建立小案快打机制,紧紧抓住案发后48小时黄金时间,对盗窃案件进行全面打击。上半年,全市入室盗窃警情大幅下降,达51.61%,各区接报入室盗窃警情数均下降明显,其中湖里区降幅最大。入室盗窃破案率则同比提升。
路安:
加强道路专项治理
系好交通“安全带”
上半年,全市公共交通接报扒窃刑事警情数比去年同期下降88.2%,“零警情”天数达138天。地铁1号线实现了“无扒地铁”的目标。
驱车行驶在海沧区角嵩路路段,这里大型货车、集装箱车较多,道路沿线村庄密集,道路交通事故频发。仅去年前10个月,就发生5起交通死亡事故。
今年初,一场“决战50天”的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战役在这里打响。海沧区交通、安监等多部门一方面对该路段开展隐患排查,分析事故的成因,针对实际路况,在近2公里路段,增设40多个交通警示牌、交通信号灯和电子监控等交通安全设施。另一方面,加强对该路段日常巡查管理和重要时段车辆违停的执法,深入村庄对周边居民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居民的交通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据统计,整治后今年该路段没有发生一起死亡事故。”海沧街道安监站站长张国彬告诉记者。
高兴出门,平安回家,道路交通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去年以来,厦门深化道路专项整治,实行领导挂钩联系和挂牌督办制度,强化督导检查。加强翔安区火炬工业园区、国道324线、国道324复线、海翔大道等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隐患排查治理的督导,强力推进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今年以来,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3.78%,其中集美区、思明区、海沧区下降幅度超过30%。
厦门还精心打造“无扒地铁”“无扒BRT”“无扒公交”示范线。推进公共交通视频监控资源整合工作,提升“大数据”分析能力,为反扒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撑。上半年,全市公共交通接报扒窃刑事警情数比去年同期下降88.2%,“零警情”天数达138天;全市约92%的公交线路、79%的BRT线路未发生扒窃案情,地铁1号线自2017年12月31日开通以来,从未发生扒窃警情,实现了“无扒地铁”的目标。
夜查守护百姓平安。
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
厦门市反诈骗中心研发“反诈骗封堵系统”,主动监测可疑话务,及时劝阻诈骗警情。 (记者张奇辉摄)
食安:
织密“食品安全网”
打响“舌尖保卫战”
今年来,市市场监管局共立案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221件,罚没3265.48万元。市公安局共侦破危害食品安全类案件41起,同比下降三成。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
市委、市政府连续十八年将治理“餐桌污染”工作列入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厦门,食品安全工作被纳入综治考评、绩效考核、地方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厦门已将婴幼儿配方食品、乳制品、食用植物油、肉制品、白酒、食品添加剂六类重点产品的生产企业全部纳入追溯系统监管,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100%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近期,厦门将发布《厦门市标准化农贸市场溯源体系建设规范》。今后,厦门的标准化农贸市场都要配备上连厦门市食品安全追溯监管系统、下连市场硬件设备的追溯节点系统。消费者可通过扫码查询经营者食品安全信息,例如商品、销售者、摊位、数量、价格、检测报告等。
今年,厦门将启动近30个标准化农贸市场的改造工程,建设一批食品安全有保障的现代化农贸市场。厦门还对午托班“小饭桌”单位及时排查,推进校外托管班后厨规范化建设,建立学生“小饭桌”动态等级公示制度,推动学校周边“小饭桌”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如同安区“小饭桌”食品安全评级A级比例从2016年不到4%提升到今年的76%。
食安治理始终紧扣群众关心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上半年,厦门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4月11日,湖里区江头市场监督管理所联合多部门对后埔、江头、浦园等肉类经营户进行突击检查,当场查扣未经检验检疫的猪肉820公斤,并对相关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据统计,今年来,市市场监管局共立案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221件,罚没金额3265.48万元。市公安局共侦破危害食品安全类案件41起。
业安:
坚守安全生产红线
小网格筑牢大安全
半年来,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亡人数、较大事故起数实现“三下降”。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今年3月份,市安委办出台了《厦门市“业安”工程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全力推进“业安工程”,明确安全生产“兴文化、深改革、落责任、控风险、治隐患、建网格、强监管、严执法、抓应急、促发展”的十项重点任务。半年来,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亡人数、较大事故起数实现“三下降”,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市安监部门会同综治部门创新思路,在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上下功夫,通过“小网格”筑牢“大安全”。在海沧区嵩屿街道,挂靠街道联动中心,14个社区272个小网格形成一张安全生产监管的“大网”,基本实现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区域全覆盖。社区网格员每半年对辖区内的店面、出租屋消防安全及餐饮店燃气安全等进行1次大排查,并做好台账记录。通过网格化监管,街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发展。
今年来,厦门重点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治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加大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监管整治力度,打造一批“平安企业”“平安工地”。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景区”等行业创安活动,以各行各业的“小平安”汇聚成全市的“大平安”。
市建设局、市安监局主办应急演练。
心安:
提高“心防”水平
护好百姓“钱袋子”
上半年,共拦截针对厦门市民实施诈骗的各类电话11.19万个,成功干预正在实施的冒充查案诈骗警情3058起,有效避免市民经济损失1亿余元。
当前,冒充查案、亲友领导、客服等成为诈骗案件的典型。电信诈骗等也屡禁不绝,百姓防不胜防、深恶痛绝。
被冒充领导诈骗15万元,钱已经打入骗子账户。市民阿发(化名)抱着一丝希望报警。接警后,市反诈骗中心立即启动紧急止付程序。经查询,发现诈骗分子在收到钱款后的第13分钟便将15万元转账至下级银行卡,中心立即查明该银行账号并进一步紧急止付。在银行的配合下,被骗资金全部冻结在涉案银行卡中。此后,市公安局集美分局在抓捕嫌疑人的同时,还开展资金原路返还工作。仅用23天, 15万元涉案资金全额返还至受害人手中。
“有了市反诈骗中心为老百姓的钱袋子保平安,保的就是一个心安。”阿发乐呵呵地说道。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市反诈骗中心共对1582起案件发起紧急止付并开展资金拦截,涉案金额4309.45万元,单起最大冻结金额223.8万元,返还诈骗金额687.5万元。
“百姓安心咱心安。”市反诈骗中心民警洪恒亮告诉记者,从最初市民拨打“110”报警说的第一句话“我被骗了”,到如今转变为“我要举报”、“我要提供线索”。这样的转变,意味着在老百姓心里,一堵高高的防骗“防火墙”正在筑起。
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共开展反诈骗宣讲612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6万余份。共拦截各类诈骗电话11.19万个,成功干预正在实施的冒充查案诈骗警情3058起,有效避免市民经济损失1亿余元;全市电信网络新型诈骗发案数同比下降17.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