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竹坝学校的孩子们创造了厦门代表团在省运会排球比赛历史最好成绩。
海西晨报讯(记者 邓丽萍)近期,省运会正在宁德如火如荼地举行,厦门运动健儿在传统强势项目争金夺银不在话下。但本届运动会却有一个意外收获———厦门排球男女队分别拿下了青少年男子乙组第三名和青少年女子甲组第三名,为历届最好成绩;而且,按省运会集体项目计分规则,各计一枚金牌。
这些男女队的队员,分别来自厦门竹坝学校和翔安一中,这两所学校均是厦门排球传统校。其中,来自竹坝学校的10名男生在没有专业训练场地的情况下,克服身高劣势,在短时间内两次战胜传统强队福州队。
创下厦门排球省运会历史
竹坝学校位于同安北辰山下的竹坝华侨农场,从岛内驱车前往需要一个多小时,全校师生共有800多人。此次参加省运会的10名男生来自六年级、初一和初二3个年段。他们的教练张海明告诉记者,此次他们参加排球男子乙组( 2003年1月1日以后出生)比赛,最终取得的成绩是第三名,还创造了厦门代表团在省运会排球比赛历史上的最好成绩。“此前最好成绩是第四名。这次出发前,没有给孩子们必须拿奖的压力,这算是意外的惊喜。”
据了解,这些孩子都来自周边农村家庭,全是自愿报名参加排球队的。回想这批孩子刚入队时的情景,张海明说,虽都是零基础,且身高有高有矮,体型有胖有瘦,但每个人都对排球表现出很大的热情。“训练时间一到,大家呼啦啦冲到训练场,而且都很能吃苦,很听话。”
此次前往省运会比赛前,孩子们被拉到厦门市运动训练中心综合馆突击训练,“前后6天时间,早中晚十几个小时,除了吃饭和必要休息,几乎不中断,旁人都说我们太疯狂。”不过,张海明知道,他们不是疯狂,而是求胜欲望太强烈。
简陋条件挡不住练球热情
虽然竹坝学校是排球传统校,在以往比赛中成绩突出(比如2014年至2016年连续三年获福建省中学生排球锦标赛初中男子组冠军、2009年至2018年获厦门市中学生排球锦标赛男子组十连冠等),但因学校即将搬迁等原因,并没有建设室内排球场,孩子们只能在室外空地上训练。据了解,前两年,这个空地还仅仅是坚硬的水泥地,那时孩子们都不敢下地扑救,怕受伤;后来在学校的关心下,铺设了一层塑胶,不过经过这两年风吹日晒和反复摩擦,现在也基本跟水泥地差不多了。
简陋的条件,挡不住练排球的热情。这些男孩子周一至周五每天只有半小时训练时间,所以一听到下课铃声,全员马上自觉到场地集合;周末每天三小时的训练,也从不缺席。张海明觉得,这些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此次前往省运会比赛,短时间内和今年“冠军队”福州队两次交手(其中一次是在福建省中学生排球锦标赛),两次都取得胜利。“要知道我们平均身高仅有1.75米,矮了对方十来厘米,没有拦网优势,只能在防守上寻求突破。孩子们也是真给力,频频救球得分。”
“体教结合”培养体育人才
本届省运会排球项目女队也获得突破性成绩,夺得甲组(2001年1月1日以后出生)第三名。这支女队成员所在的翔安一中,与竹坝学校一样都是厦门“体教结合模式”的示范性学校。所谓“体教结合”,即学校负责运动队的建设和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相关体育部门(如厦门体育运动学校)负责给予训练指导和支持。
以这两所学校为例,厦门体校以共建训练网点、派驻教练等方式,指导和支持运动员的训练。据了解,本次带领女队取得胜利的教练梁美容即由厦门体校派驻。“把训练点设在学校是遵循就近原则,既能兼顾训练,又不会落下功课。”厦门体校校长吴璋告诉记者,这种模式可以很好地促进学校德育教育发展,同时为厦门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