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龙潭的水泥工作室。
杨龙潭在水泥工厂里。
厦门晚报讯(文/记者 陈万泉 图/杨龙潭提供)在同安区五显镇西洋村的一家小工厂里,清华大学毕业生杨龙潭当起了“水泥工”。他不仅把水泥玩出“花”,还申请了国家专利,与父亲成为“合伙人”,将水泥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名校毕业的杨龙潭为什么会当起“水泥工”?昨天,记者来到西洋村,听他讲述背后的故事。
想法很坚定
美国学成回到同安
赋予水泥新生命力
杨龙潭出生于1991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后赴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学的是室内建筑设计。海外留学归来后,杨龙潭没有成为室内设计师,而是选择回到家乡同安,继承家业当起“水泥工”,创立水泥设计品牌“HANA”。
水泥工厂里大功率风扇正“呼呼”吹,水泥工人正在用力搅拌水泥。水泥工厂旁的一间小房子,在一片简陋厂区里显得十分精致,各种水泥制成的家具以及装饰品既复古又充满生命力。这是杨龙潭设计的工作室,只花了3个月的时间和不到2万元的开销。
“父亲是传统的水泥匠人,从事制造、出售传统水泥制品已有20余年。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水泥制品逐渐被市场淘汰,我就想能不能把传统的水泥产业转型升级。”杨龙潭开玩笑说,“所以留学回来后,我就当起父亲的‘合伙人’”。
杨龙潭是是富有想法的创作者,他父亲是坚定有力的执行者。杨龙潭根据所学赋予水泥新生命,用水泥设计出许多产品,地板、花盆、桌椅、灯具、文具等,并和父亲杨建军一起把设计做成产品。
产品很神奇
水泥砖块里长出植物,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在众多产品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当属“水泥种子”。这项发明在2017年底获得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并已申请我国和美国的发明专利,目前正在审核中。
杨龙潭介绍,“水泥种子”看上去只是普通的水泥砖块,其实有“玄机”。只要每天浇浇水,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植物从水泥砖块中长出来。长出植物后,砖块会生成一个排水孔,并变成小花盆。小花盆内部有双层储水系统,一段时间内可不用浇水。如果不想养植物了,只需要把整个花盆埋入土中,一段时间后,水泥外壳就会降解,植物就能扎根大地。
杨龙潭说,“水泥种子”的创意源于研究生毕业设计,最初是想做有关环保的主题。以前,他在水泥厂看到有植物会从水泥中“破土而出”,顽强的生命力让人印象深刻,所以有了“水泥种子”的创意。
但要做出“水泥种子”没那么容易,水泥的透水性、软硬度、种子生命力等都需要考虑。杨龙潭用了1年时间,经历数百次实验与失败,换过几十套结构方案和种子组合,终于让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事实。现在,杨龙潭已经让数十种种子在水泥中长出来。三个月后,“水泥种子”将在工厂实现量产。
杨龙潭发明的“水泥种子”。
杨龙潭设计的水泥灯箱。
家人很支持
水泥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父亲不再反对儿子决定
杨龙潭的父亲杨建军起初十分不赞同儿子当“水泥工”的决定,“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学历那么高,却还是回来做‘水泥工’”。他希望儿子能在大城市找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
杨建军说,杨龙潭一直都很有创新精神,他从会走路开始就一直在水泥工厂里长大,但家里从来没想过他长大后还会和水泥牵扯上关系。
但杨龙潭的归来让杨建军的水泥事业华丽转身,“HANA”水泥产品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已经销往全国各地,杨建军也从不理解变成了支持。
“我完全可以找到一份高薪稳定的设计师工作,但是我可能不会快乐,还会很迷茫。”杨龙潭说,做产品是做自己喜欢的东西,通过研究技术、设计产品、自创品牌,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传播美的设计理念,这是他的精神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