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开发建设带动集美深化城乡融合。图为集美新城。(记者 王火炎 航拍器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 应洁 通讯员林小芬)7月27日,集美区政协召开2018年第二次高校委员季谈会,围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辖区高校委员、专家学者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展开面对面交流。
据统计,目前,集美区的城镇化率达87.3%,城区建成面积近80平方千米,但目前仍然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当前,如何进一步推进集美城乡高质量融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集美区政协主席胡亚才认为,未来,集美应该继续加速城乡产业发展,通过“精一优二壮三”,提高城乡经济融合度;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城乡功能设施、补齐民生短板,通过加快建设示范村、壮大村集体项目、修复生态环境,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优化卫生医疗资源、提升城镇文化服务水平和城乡文明形象,让城乡居民共享成果。
据介绍,从去年开始,每季度一次的高校委员季谈会已经成为推动集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头脑风暴”,为高校政协委员服务地方发展搭建了常态化的交流平台。
谈乡村旅游
充分挖掘自身特色探索农村经济新生态
无论是古诗词里的田园牧歌,还是假期越来越热门的农家乐、生态游,从古至今,人们休闲放松的方式始终离不开乡村和自然。不少专家认为,提升乡村旅游是深化城乡融合的重要突破口,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未来,乡村新产业仍然大有可为。
“集美文化底蕴深厚、人流量大、知名度高,城乡融合之路有自己的特色优势。”华侨大学教授黄安民认为,集美的城乡融合、乡村振兴首先离不开产业。在研究了湖北、浙江等地的乡村振兴经验后,他建议,集美可以探索“农业+景观+文创+旅游+技术”的乡村经济新生态,带动村庄景区化。他同时指出,乡村发展文创旅游应该强化“顶层设计”,统一进行规划,打造“一村一品”,此外,可以借鉴武夷山经验,统一集美乡村旅游文创的品牌标识,统一进行公厕、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集美大学教授施晓丽认为,要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以乡村旅游发展为突破口,集美要充分挖掘利用彰显自身特色的民俗文化、节庆文化和特色农产品,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乡村旅游发展到今天,必须要打造精品、会营销,因此从业人员必须提高素养、加强培训。施晓丽建议,集美可以学习借鉴台湾经验,进一步深化地方与高校旅游相关专业师生的互动合作,发挥专业人才的聪明才智。
华侨大学副教授高悦尔以旅游交通为切入点,建议集美交通布局与旅游资源分布应更好地串联、结合,带动全域旅游、深化城乡融合。
谈生态环境
加大治污保护生态
重构城乡山水格局
理想的城乡融合形态是城市和乡村不分高下、各有特色,城市有城市的繁华,农村有农村的恬静。华侨大学副教授梁发超从“优化景观生态”角度谈建立城乡融合的“山水格局”。他提出,近年来,随着城镇扩展和土地非农化,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普遍面临生态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遭到冲击的问题,集美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着重构建生态宜居的城乡融合格局,保护山、水、林、田、湖。
厦门理工学院教授朱木兰常年从事水环境和污水治理研究,她认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改善村庄面貌的重要一环,而目前存在治理思路单一、水质指标考核方式不够科学合理等问题,另外,治污还应该更多地调动群众,以此保证运转的高效率。“在日本,污水处理的责任主体是自建房业主,而非政府,政府以补贴的方式,推动自建房业主进行污水净化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她建议,可以借鉴日本经验,加快相关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