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身 手链、指甲钳、马克笔……都是打火机的伪装 昨日,厦门空港T3检查分部经理洪维均向记者展示这几日刚收到的打火机和点烟器,若不是业内人士“指点”,很难看出这些物品竟暗藏玄机。 比如,一个看似炮台的工艺品,一按,炮筒就冒出火来;精致的怀表,轻轻一推,一头竟有点烟功能;普通钥匙扣,实际是一个万次火柴,拆开金属棒摩擦就能点火;还有模仿各种品牌的车钥匙,连旅客从酒店带回的“卡片”也不是省油的灯,打开竟是一排火柴。 洪维均还展示了一个指尖陀螺,虽然看上去是普通玩具,,推开金属一侧,里面却藏有点烟器。还有看似普通的指甲钳和电动剃须刀,同样设置点烟功能。 最让记者感到惊奇的是,一支外包装为日文的马克笔,将笔头拆开,里面却有一个香烟形状的点烟器。 “你看,这看上去是手链,实际上它可以点火。”洪维均解开一条手链,它的一头是镁棒,一头是金属,摩擦后瞬间产生火花。 “这些都是这两天收集的,只是冰山一角。”洪维均说,日常检查中,只有大伙想不到的,没有它们伪装不了的。除了这些,最常见的还有带点烟功能的口红、口香糖、小锤子、手机壳等,甚至皮带头也可能是小小点烟器。 现形 逃不出X光机和安检员的“火眼金睛” 这些迷惑性极强的打火机和点烟器是如何被发现的?洪维均告诉记者,单靠安检人员的肉眼其实很难判断,主要依靠安检机的“火眼金睛”辨别。 通过X光机,伪装过的打火机就会显露真身。由于点烟器内部构造有电子元件,通过成像原理,可以轻易将其打回原形。一些戴在身上的首饰等,安检员会先根据经验判断,无法确认的再过机检查。 “像有点烟功能的手表,摸上去比较厚,构造还与其他手表不同,肉眼就能辨别。”洪维均说,还有首饰、皮带头等,安检员会通过摸、看等手段,观察其构造,一一排除。 生活日新月异,打火机也跟着“72变”。安检员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第一时间辨别出这些“变身”打火机。洪维均说,每周他们都得开业务研讨会,对近期发现的新型打火机、点烟器进行交流;同时,民航局也会对各地机场上报的奇特打火机进行分享。 “我们还经常上淘宝,看最近有没有新出的打火机,这也是业务学习过程。”为了甄别打火机,安检员真是使尽浑身解数。为此,厦门机场还出台奖励机制,只要有人能发现未知打火机、点烟器,将在绩效上予以奖励。
|
相关阅读:
- [ 07-27]厦门将启用BRT高崎机场站 新增BRT快线线路
- [ 07-21]2018民用机场建设峰会今年首次在厦门召开
- [ 07-03]厦门机场设立“运管委” 航班延误有望减少
- [ 07-02]多脚动物惊现机场 厦门海关查获外来生物马陆
- [ 07-01]厦门翔安新机场片区大嶝大桥过海段顶管电力舱顺利贯通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