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里区纪委派驻第二纪检组在辖区酒店开展监督检查。 尤芳芳 摄
东南网7月24日(福建日报记者 廖丽萍 通讯员 阮俊杰)“小江你放宽心,自办案件多做几件就有底,熟能生巧,我一步步教你……”厦门市湖里区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的小周耐心地向前来“求助”的派驻第五纪检组干部小江解答。
近日,派驻第五纪检组在工作中发现社区党员违纪线索,由于力量不足,办案经验较少,纪检组第一时间向区纪委寻求业务帮助。当天下午,小周就直奔纪检组“报到”了。从线索处置、初核到立案,仅仅用了两天时间,收获满满。
自去年以来,湖里区构建的派驻、巡察、审查调查“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正逐步走向成熟。在深化派驻机构改革过程中,湖里区同步启动了常规巡察、机动巡察和审查调查等工作,针对人员力量不足等问题,通过创新机制、上下联动、深化协作,以有限的“盘子”不断盘活监督力量,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有效提升工作合力。
变化:盘活监督力量
随着湖里区“三位一体”工作融合机制向纵深推进,像小周和小江这样的“配合”,在湖里区的纪检监察工作过程中已经越来越普遍。打破各自运作、“只扫门前雪”的改革,让湖里区的监督执纪工作有了新变化。
2016年底,湖里区率先在厦门市启动纪委综合派驻机构改革,整合设立若干派驻纪检组,由区纪委直接领导、统一管理。机构看似“做了减法”,监督却实现了全覆盖。湖里区55家单位、1214个基层党组织、16400名党员的强化监督工作有了抓手。
“过去,纪委和纪工委干‘协助’的活比较多,现在我们聚焦主责主业,专门监督执纪问责!”湖里区纪委派驻第三纪检组组长陈必山说,现在各驻在单位的主官切实重视起来了,主动承担起本单位教育、制度、监督等党风廉政建设日常工作。
盘活了监督力量,人员“流动”起来,过去基层纪委人员少、监督难等问题在融合中得到了解决。派驻机构从相关单位中“独立”出来,监督有了“底气”;巡察机构的人才专业优势与派驻机构熟悉驻在单位情况的优势互补,对复杂和重点工作实行交叉协作配合,使工作配合更加有力;派驻监督和巡察监督的成果被有效运用,提高了审查调查的效率。
此外,“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还建立了重要信访件重大疑难案件分析研判、问题线索移送、提级办案或交叉办案等制度,共同推动解决复杂的信访问题或审查调查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
“派驻、巡察、审查调查既分工明确,又协作联动。”湖里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种融合的好处是形成了人员互补、信息互通、工作互动的良好局面。
2017年12月29日,湖里区完成区监委挂牌,成为厦门市正式成立的首家监察委员。区纪委、监委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人员监察全覆盖,监察对象从原来的844人,增加到5386人。实现“监察全覆盖”之后,“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如何适应监督范围扩大的现实要求,尽快形成较强的战斗力,湖里区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在实践中不断检验。
实践:全面开展监督
实践中,湖里区通过综合派驻创新了监督制度,通过定点巡察提升了监督精度,执纪通过审查调查强化了监督力度,三方力量的有机融合收获了叠加和放大效应。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湖里区已开展5轮常规巡察、1轮交叉巡察和1轮机动巡察,完成对9个区直部门、2个街道和2家区属国企的常规巡察,累计发现问题458个,移交问题线索43条,党政纪立案5件5人,处理20人,在全区形成了有力震慑。
在派驻监督方面,湖里区各纪检组分别建立了驻在单位科处级干部廉洁档案,抓住“关键少数”,把握“树木”与“森林”的关系;在社区建立“一站两员”机制,将监督的触角延伸至最基层,打通“最后一公里”监督瓶颈。
运作一年来,各派驻纪检组在原有运作模式基础上,充分发挥“三位一体”资源整合、力量集中、火力更猛的优势,扩大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注重抓早抓小抓苗头,有效运用“四种形态”,实现了监督精准有力、执纪成效提升,较好缓解了各组因人手有限导致监督力度不足的矛盾。
过去的一年,是巡察监督精准发现问题的一年,也是不断完善机制,实现规范化的一年。“三位一体”机制将派驻组、巡察人才库等各方力量科学统筹,将有限的力量进行优化整合,实现了力量的合理调配,保障巡察期间的运作更灵活、问题的发现更精准,使巡察的职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在参与湖里区首轮巡察任务的巡察组成员杜军看来,巡察不同于一般的工作督查,巡察中发现问题线索、查找问题原因、找准问题方案、推动问题解决是关键,因此在工作的方式方法上,掌握个“度”很重要。湖里区委、区纪委多方调研,出台《湖里区委巡察工作规范流程》《湖里区委巡察工作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等制度,确保巡察依法依规、规范运作。
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三位一体”搭建了灵活有效的协作机制,将派驻监督、巡察监督成果有效运用,通过统筹协作、优势互补,优化顺畅了办案环节,增强了办案合力,实现整体办案数量和质量的明显提升。今年上半年,湖里区开展谈话函询106人次,同比增长96.3%;立案22件22人,同比增长10%。
收获:监督溢出效应
不论是对湖里区,还是对参与改革的具体的人来说,推进“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的一年,都是充满收获的一年。
“在实践中,我们建立健全了13项具体工作制度,开展‘素质提升年’活动,着力解决工作薄弱环节,通过‘以访代训’‘以案代训’‘巡察实战’等各种练兵方式,实现内部力量有效整合,各自职能有效衔接,干部能力素质同步提升。”湖里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的探索同时也带来了“溢出效应”。
“50后”的陈必山,在退休前夕依然扛起了一名老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每天扎根在一线,看纪检业务书籍,调研走访,到各驻在部门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与党建工作分管领导及干部见面……他硬是“啃下”了改革中的硬骨头,打了一场漂亮的“转型战”。
不仅如此,陈必山还以老带新,帮着年轻一辈一同成长。在他的鼓励和带动下,杜军慢慢适应了新角色,并成为区纪委唯一一个巡察‘大满贯’,5轮巡察外加1轮机动式巡察他都参与了,从组员干到副组长、又干到组长。
“巡察是个非常好的历练平台,参加过巡察的干部再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肯定和以前不一样。”对于一路成长以来的收获,杜军颇有感慨。他说,巡察组人员都是从区委巡察工作人才库抽出来的,每次巡察人员不尽相同,如何能让组员们快速进入角色,如何通过巡察培养干部,他也在积极思考。
而对于“80后”余果来说,从检察干警到纪检干部,这样的改革转隶,无疑给了自己一个更大的舞台。在他看来,转隶前他们办案关注的是如何除恶务尽、惩治犯罪分子,转隶后在办案的同时还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新岗位、新使命对他们转隶干部提出新的要求,只有时刻保持着本领恐慌,在实践中不断补齐执纪短板,才能更好地胜任纪委监委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