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教育 > 正文

厦门理工学院:与时俱进培养国际化人才

2018-07-23 08:48:13杨珊珊 徐丽麟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7月1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杨珊珊 徐丽麟)厦门理工学院与多所世界级名校开展多元化、全方位的合作办学,图为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师生到学校参加国际课程班。

不久前,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批复厦门理工学院设立用于英国签证及移民的雅思考试考点,这是英国文化教育协会(雅思考试主办方)在厦门设立的首个用于签证及移民的雅思考点。

厦门理工学院该考点设立后,将更好地满足厦门市以及周边城市与地区的雅思考试需求,与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共同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考试服务。对厦门理工学院来说,此次雅思考点的设立是学校国际化办学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事实上,“亲产业、国际化”一直是厦门理工学院所坚持的办学定位。“身处厦门这样一个国际化城市,作为特区的高校,应该培养更具国际化、创新型的人才,为产业及地方发展提供与时俱进的智力支撑。”厦门理工学院校长朱文章如是说。

目前,学校国际化办学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学校先后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校区、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等30多所世界名校开展合作办学,并在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产业相关的专业上,共同开办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共同实施校际的人才联合培养,在厦联合共建应用型研究中心、高新技术的国际离岸孵化器,大力开展国际化的产教融合。

引进来 融合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开展教育改革

近日,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David Eaton正在厦门理工学院教授国际商务领导力课程。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来校授课,从2014年开始,他每年都要“飞越大洋”到厦门理工学院教学。“我的课上总共有62名学生,我采用美国的课堂方式授课,鼓励他们多说、多互动,跨文化沟通和管理能力是中国年轻一代国际商务精英所需具备的。”David说到。

在厦门理工学院,这样的国际化课堂并不少见。为了让学生享受更多的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学校还打造了系列国际学术课程班——目前已经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共办“环境与健康”国际课程班,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校区共办“国际商务和工程”实践班,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共办“车辆创意设计”研修班等。

这些课程班均是从海外邀请“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教授带着外方的学生和一门国际前沿专业课程到厦门与学校师生共享。中外导师共同为课程班制定教学大纲,中外师生共同进行学术研讨和实训实践。“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身处国际化课堂,拥有世界级的导师和同学,享受到国际前沿课程和资源。”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林宏伟表示。

学校还常年聘请了80多名外国专家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每个专业均有外教语言课程,全校共开设60多门全英文授课的专业类课程,采用国际先进教材,由专业外教授课,并定期邀请国外学者讲授国际学术行为规范,组织国际学术技能专题培训,聘用外籍专家作为学生学科竞赛的导师。

2017年,在意大利籍外教Luigi博士的指导下,厦门理工学院AMOY赛车俱乐部第二次夺得“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总冠军并于今年代表中国出征美国Baja大赛,在与罗切斯特理工大学、康奈尔大学、密歇根大学等100个世界高校代表队的竞争中,以702.69分(满分1000分)的总成绩位列第14名。此前,他已经指导赛车队取得包括2013年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总冠军、2014年德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单项冠军、2015年中国大学生Baja汽车大赛总冠军在内的优异成绩。在各种大赛的磨砺下,学校培育了大量在机械、汽车等研究领域的创新型学生人才。

此外,学校大力实施中外合作办学,先后与加拿大里贾纳大学、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开办了两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校区共建福建省首个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密苏里学院。此外,还与美国阿拉巴马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等高校合作举办“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国际学术互认课程项目”。根据厦门及海西产业发展需求,先后在环境工程、车辆工程、电子工程、电气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上与国外合作高校开展合作办学。

学校的外方合作高校均为全球高校三百强或世界年轻大学百强名校,可以说引进的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学校在合作办学过程中注重质量建设,不仅引进了国外课程体系、学术标准和教材,还邀请了外方师资教授主要核心课程,遴选本校海归教师参与教学合作,营造全英文的教学环境和国际化的学术体系。近年来,已有300多名学生通过合作办学项目赴国外交流学习,并获得中外两校的学位。

走出去 畅通出国求学渠道 开拓学生视野

根据厦门理工学院的“世界名校本硕直通计划”,学校与一批世界名校开展合作办学,包括与全球排行第十六位的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合作商管科专业硕士项目,与全球排行第50位的瑞士苏黎世大学合作商务管理、国际金融硕士项目,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联合开展轨道交通工程的硕士项目等。

在厦门理工学院,有出国意向的学生可以申请由学校推荐到这些名校攻读硕士学位,既免去入学考试,也无需参与国际生个人申请的竞争,并且有机会享受校际的奖学金。入选的学生在大三时,就能拿到国外大学硕士预录取资格,大学四年级可赴国外友校修读本科的高阶课程以及硕士学分课程,只要足够努力,本硕学程可以缩短为5年。

“我们正在逐步构建全方位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让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每个阶段都能享受到国际化办学的益处。”朱文章介绍,学校还为学生打造了“免学费国际交换生、环球跨文化研学、海外实习实训、国际课程班”等一系列的学术交流项目,以及“海外名校本科双学位、本硕连读、硕士直通”等校际人才联合培养项目。

近年来,学校通过多种项目每年选送1000多名优秀学子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其中有近百名学生攻读硕博士学位。

来自2015级的苏羿童同学,今年九月就将赴爱尔兰年度最佳大学——爱尔兰科克大学开始她的本硕连读课程。“多亏学校各种国际交流的项目给我提供了到国外学习、锻炼的机会,并把留学硕士的计划提前,缩短了学程。”去年,她通过学校获得了暑期到美国佛罗里达州带薪实习的机会和到瑞士体验交换生学习的机会,用她自己的话说,实习和交换学习的经历开拓了她的视野,让她更加独立,“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多元化联合 促进国际化产教融合 拓展合作领域

厦门理工学院校长朱文章表示,身处厦门这一“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学校充分利用厦门的区位优势,不断探索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的发展新模式,力争成为“根植厦门、服务海西、面向全国”的一所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去年5月,由厦门理工学院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携手共建的“中美(厦门)国际离岸孵化器”落户厦门理工学院大学科技园。这是福建省首个国际化的离岸孵化器,也是全国首个中外高校合作共建的国际离岸孵化器。

该孵化器旨在打造“技术进口-技术出口-创业孵化”三位一体,具有引才引智、技术转让、创业孵化、市场开发等综合服务功能的国际化平台。它将通过从全球引进厦门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引进海外团队来厦创办高科企业、在厦提供国际领先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孵化服务、协助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等多种举措并举,促进厦门提升创新经济的生态系统,为厦门产业发展打造“硅谷”模式。

并且该国际离岸孵化器重点服务电子、光电、机械、软件与信息技术、生物医学、医疗保健、新能源、新材料和海洋高科技等厦门的支柱产业。

作为一所致力于为地方产业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的应用型高校,厦门理工学院与国外各大高校的合作不仅包括高水平、国际化的教育教学交流,还涉及科研合作等多元层面。

学校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交流合作就从教学资源共享延伸到了轨道交通方面的深度合作。作为轨道交通工程专业全球排名前沿的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在相关方面拥有优质广泛的资源。

2014年1月成立的厦门理工学院-纽卡斯尔大学轨道交通研究中心,聘请了英方轨道中心主任马克·鲁滨逊教授为中心主任,此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轨道交通领域在中国的所有学术及科研均通过该中心来实施。

近年来,厦门理工学院与英方联合共同开展轨道交通工程领域的合作研究,并与中车集团下属的“株机、四方”等企业联合进行技术攻关、举办技术高峰论坛,还与国家交通规划委员会进行合作,邀请马克·鲁滨逊教授为中英高铁合作项目顾问,为中国参与英国HS2高铁2号线的竞标提供了良好的方案,并得到采纳。

此外,每年学校还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等世界名校聘请了30名海外高端专家,助推学校学科建设。2017年学校累计申获引智经费251.5万元,共获批国家外专局高端科研团队5个,并纳入国家年度重点引智计划,学校引进的海外高端专家中有3人获评福建省“外专百人计划”,获评人数位列福建高校前列。

通过国际化的产教融合项目和中外高水平、应用型的科研中心,不仅为厦门和海西的创新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学校师生也参与了国际科研合作、技术转化,共享了世界前沿科研成果,为厦门理工学院的学科建设和服务地方搭建起了更好的平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