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集美菜市场购买食材。通讯员 刘平摄
海西晨报讯(记者宗琴崔易)“1989年1月份,我们作为首批商户入驻菜市场,至今已经29年了。”王加团回忆起当年的情况,记忆犹新。
多年来,位于石鼓路的集美菜市场作为集美区的老市场,成为周边居民日常生活品主要供给地之一,见证了集美人民的幸福生活。如今,集美菜市场“年事已高”,即将迎来升级整修,提升市民的消费体验感。
应群众所需筹建菜市场
每天早上7点,集美菜市场热闹非凡,老顾客在与商家闲聊。王加团的摊位在菜市场二楼,主要销售鸡蛋类商品。菜市场建好后,王加团就在这里扎根,至今已29年。
“这个菜市场,在当年是岛外首个封闭菜市场,刮风下雨都不影响生意。”王加团记得,当时一个摊位一个月租金20元,周边10多公里以内的居民都来这买菜。
的确,在当时集美菜市场是“明星”,更是集美区改革开放中的一个民生项目。“1986年,我来到郊区(现集美区)工作,听群众反映这边占道经营存在安全隐患。”时任集美区委书记郑德发看了现场,了解情况后才发现,这边连一个正规的菜市场都没有,商贩集中在岑西路,以路为街。
而当时,集美区城区规划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中。郑德发认为,集美区应该有一个菜市场,结合城区规划将菜市场纳入其中,选址于现在的石鼓路上,方便周边群众,同时把菜市场建成一个封闭式的三层菜市场。
这个大胆的想法在当时可谓首创,岛内少有三层菜市场,在岛外,这更是首个大规模的菜市场。
三层菜市场服务集美人
筹建菜市场,最大的困难就是钱从何来。“我们写了个报告递给市政府。”郑德发说,政府批复40万作为启动资金。
有了启动资金,菜市场可以动工了。可是300万的项目,只有40万,还差200多万如何解决呢?
办法,办法,想办就有法子。关于菜市场用地,郑德发等人找到了集美街道,提出拿摊位换土地的想法。“拿出12个摊位给出地的农民,让这些失去土地的农民进入菜市场做生意,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郑德发说,同时,他们发出公告,预售菜市场第一层的摊位,提前收回一部分资金,用于交付施工定金。随后,从银行贷款中拿到一部分钱。等菜市场建好后,第二层售卖所得款项拿去还银行贷款。就这样东拼西凑,岛外首个封闭式三层菜市场在克服了一道道难关后,建好了。
1989年1月,集美菜市场正式开门纳客了。“我应该是第一个在菜市场开食杂店的人,菜市场建好后,入驻的商户还不多,不过一年后,这里基本满了。”商户李庆年说,29年了,这个菜市场可谓是见证了集美人民的生活变化。
历经多年,菜市场“老了”。“我们预计今年内整修菜市场,除整体结构不变外,其他方面都将重新规划。”厦门市市场开发建设服务中心集美站组长陈志平说,现在,人们对消费体验感要求越来越高,老市场也要跟上时代脚步,改造后的菜市场将更人性化,环境和消费体验感会更好。
据了解,在菜市场改造期间,现有的集美菜市场商户将暂时搬迁到岑头小商品街后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