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7月17日(福建日报记者 周思明)“他们只用了几个小时,居然就磨合成功了。”7月7日,在厦门市海沧区东孚街道商业街广场上的喧闹演出现场,来自台湾嘉义市兴嘉小学的黄贝玮老师满脸兴奋,她用最大的声音对记者复述来厦两天内见证的“奇迹”——在东孚街道参加首届青少年闽南文化探索夏令营的数十名小学生,在联谊间隙仅仅合练了两次就完成了这场文艺汇演,其中还包括一首陶笛合奏。
这次夏令营是东孚街道首次举办两岸青少年联谊活动,台湾方面共有来自台南市新山小学、新生小学、石门小学以及嘉义市兴嘉小学的49名学生、家长和老师参与。在短短四天的营期中,他们还来到当地家庭做客,与东孚的小学生切磋技艺,共同为当地民众献上一场完整的文艺汇演。
作为在海沧工作的台湾人和本次夏令营的发起者,东孚街道天竺社区主任助理林倩如表示,这次夏令营的初衷是从闽台基层艺术教育着手,从基层农村的民间群体着手,从两岸下一代的童年着手,增进两岸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
文缘架桥 海峡这头有知音
提及海沧,黄贝玮深感缘分匪浅。
“这次来到东孚,我就觉得这里的闽南口音非常熟悉。一问才知道,我祖籍所在的龙溪(今龙海一带)文岸,距离这里仅有十余公里。难怪来到这里跟回家一样。”黄贝玮说。
除了乡音,这里的另外一种声音也让她倍感亲切——陶笛。
2016年,黄贝玮作为台湾青少年陶笛教育的推动者之一,来到海沧参加两岸陶笛交流活动。正是在那次活动上,她才了解到海沧东孚其实是全国青少年陶笛教育的一处高地。
2013年,海沧区被确立为全省5家“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区”之一。在推动农村艺术教育实验过程中,洪塘小学等农村小学相中了海沧本土陶笛乐团的优势资源和陶笛便于携带、易于掌握的特点,逐步在全校推广陶笛教育。2016年1月,海沧区教育局还邀请了80名陶笛专家,举办了海峡两岸陶笛艺术交流大会,共同推动陶笛艺术教育。
“台湾陶笛教育虽然起步较早,但很少能像海沧这样在全校推广的。”黄贝玮对海沧陶笛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深感惊讶,也萌生了带学生再次前来交流的想法。
其实,不只是陶笛,作为“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区”核心区,东孚街道在5年来的探索中,还在闽南童谣、歌仔戏、高甲戏、抖空竹等多门传统艺术教育传承方面取得了丰富成果。而在同属闽南文化一脉的台湾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校中,这些艺术门类也被纳入教育体系之中,其中就包括参加此次夏令营的几所台湾小学。
相通的文化氛围和艺术追求,为两岸基层教育交流提供天然的土壤,也让彼此之间有了更多互相比照和学习的可能。林倩如表示,下一步,她还准备组织东孚小学生到台湾参访,增进彼此之间双向的交流。
亲缘牵线 两岸少年心连心
在几天的排练过程中,两岸少年之间的情愫也在悄然萌生。为了制造更多的机会,增进他们相互之间的了解,主办方还别出心裁设计了家庭接待和篝火晚会环节。
开营仪式后,由学校推荐的当地家庭纷纷邀请台湾师生和家长到家中用餐;开营当天晚上还举行了篝火晚会联欢,每个东孚家庭负责准备一道拿手菜,以百家宴的形式与所有营员分享东孚美食。“村民们非常积极,有的家长请了事假早早在家备菜,有的还抱怨营期太短。”林倩如表示,“以这种结对交友的形式,让台湾小朋友进入东孚农村家庭,可以让他们深入了解闽南农村的真实情况,也能建立更深刻的感情联系。”
虽然在开营之初就怀着这样的出发点,但最终的效果仍然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在闭营式上的交换礼物环节中,很多小朋友都依依惜别,乃至哭成一团。
夏令营结束后,微信群里的台湾家长们还在源源不断发来感人的反馈——
“我家的是男孩子,接他的时候看他满脸失落,偷偷擦眼泪。”
“虽然原本素不相识,但是血脉相连,短短两天的相处,让我们成为真正的一家人。”
“这是夏令营的结束,但这才是两岸孩子们友谊的开始……期待下次重逢。”
两岸少年的亲密交流,给正在海沧调研的中国社科院欧洲所课题组专家留下深刻印象。课题组组长张金岭认为,此次夏令营实现了两岸之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地方文化的多重互动,尤其是把台湾孩子带到闽南农村家庭中的设置,让他们对大陆产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两岸的未来需要有共识的下一代,这就需要从孩子们抓起,让他们走进大陆的社会、家庭,培养他们对大陆的认同和情感,这次夏令营就作出了很好的示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