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内的“回归石”。(资料图/高振碧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吴海奎)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21周年纪念日。21年前,厦门有一座公园是为庆祝香港回归而建,建设者们仅仅用了45天时间,就建成了厦门首座欧式台地公园。此后,公园又不断成长、变美。她,就是白鹭洲公园(西片区)。由滩涂变绿洲,由荒芜变繁华,白鹭洲的变化,是厦门城市建设的缩影;作为“城市客厅”,白鹭洲公园的发展,更是镌刻着厦门改革开放的印记。近日,记者走进白鹭洲公园,采访当年的建设者,为您讲述公园规划建设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 规划 定位高瞻远瞩 周边水域被保留 对于厦门形成“城在水上,水在城中”的独特景观,公园的规划起到了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作用。 历史上的白鹭洲,只是筼筜港上一块小岛礁,无人在乎它的存在。上世纪80年代,市委市政府启动筼筜湖治理工程,让这座湖心岛从此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当时,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厦门的城市建设正焕发出勃勃生机,白鹭洲地理位置的优势逐渐也凸显出来。这块地要怎么开发建设?是用来盖高楼大厦,还是建公园留给市民?各种不同的声音都有。这时,具有前瞻性的科学规划,就显得至关重要。规划专家、原厦门市规划局(市规划委前身)总工程师林萌新曾撰文透露,1987年,新加坡规划大师刘太格受邀组团来到厦门,做了厦门城市规划咨询工作,由厦门规划院配合,勾勒出厦门总规和筼筜湖片区规划,基本确定了筼筜湖中心区、白鹭洲的平面和空间构成。1989年,我国规划界泰斗董鉴泓教授带领研究生班,完成了筼筜湖中心区的功能区划和技术指标体系规划,进一步确立了白鹭洲为厦门市中心休闲性质的绿色开敞空间——城市公园。1995年,由中国城市规划院厦门分院历时四年编制的白鹭洲详细规划,获市规划局审批通过,成为白鹭洲初期建设的主要规划依据。 “一开始就将白鹭洲定位为开放式的城市公园,体现了当年厦门市政府及相关领导卓越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规划专家李金卫说,“曾经在有些规划中,也有部分意见提出要把筼筜湖给填掉,最后能够把这么大面积的水面留下,是厦门城市建设中重要和幸运的一笔,对于厦门形成‘城在水上,水在城中’的独特景观,起到了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作用。” |
相关阅读:
- [ 05-12]因设备检测维护需要 厦门白鹭洲音乐喷泉暂停播放
- [ 04-30]思明区白鹭洲灯光秀加播两天 时间为晚上8:00-9:00
- [ 03-13]四季风景宜人 绿聚筼筜湖春满白鹭洲
- [ 02-19]白鹭洲灯光秀将持续至2月20日 每晚8∶00-9∶00
- [ 02-10]白鹭洲灯光秀连续播放四天 大年初二至初五 每晚8:00-9:00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