筼筜湖海风拂面波光潋艳
东南网6月28日厦门讯(本网记者 刘玮)位于厦门岛西南部的筼筜湖,旖旎卓越,时而有鱼群游过,时而有白鹭翱翔,俯仰皆画境。在筼筜湖漫步,海风拂面,波光潋艳,深吸一口气,咸涩的海风直钻心肺。
据介绍,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筼筜湖还是筼筜港,湖与海相通,面积达10平方公里。60年代末70年代初,为解决生计问题,开始声势浩大的围海造田行动,在筼筜港西侧建设起了一道堤坝,从此筼筜港便成了筼筜湖。如今的筼筜湖由四个湖区组成,天湖、地湖、松柏湖以及筼筜湖,总水面面积1.6平方公里,流域面积37平方公里。周边分布着33条排洪沟、49个雨水口,是一个承担景观水体和防汛排涝功能为一体的泄湖。不仅如此,它还承担着保护白鹭栖息地,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使命,堪称厦门这座城市的“绿肺”。
筼筜湖排洪泵站
然而在不少“70后”“80后”的回忆中,“漕锥镐”(臭水沟)便是筼筜湖的代名词。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筼筜湖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湖区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湖水发黑发臭、蚊蝇滋生,飞禽、鱼虾几近绝迹,成了令人望而生畏的臭水湖。周边百姓苦不堪言,“垂帘听戏”的讽刺性漫画,就是当时的典型写照。筼筜湖污染问题引起了厦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从1984年开始,厦门市就开启了长达30几年的筼筜湖综合治理艰巨历程,其中有四次较大规模的综合整治,俗称“四期综合整治”。原厦门市筼筜湖管理处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郝松乔回忆说:“1988年,发生了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事件,那就是时任厦门市市委常委、副市长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的20字方针,为日后筼筜湖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提供了方向性指引。”
综合治理筼筜湖无处不在
在此后30多年的建设、治理历程中,厦门历届市委、市人大与市政府始终坚决贯彻习近平“综合治理筼筜湖”的治理理念,对筼筜湖清淤扩容、兴修水利、净水排污,四期综合整治结束后,达到了环湖截污,基本实现了“晴天污水不入湖”的治理目标。值得一提的是,厦门市政府的治理并不仅仅如此,在对水质重点治理改善后,筼筜湖环湖配套设施也随之而来。在此期间,厦门修筑驳岸14公里,修筑环湖林荫步行道27公里,还建成高达14米的厦门市标志性雕塑——白鹭女神,建成了厦门市唯一的大型音乐喷泉,建成高达45米的厦门市双拥模范城市标志——“白鹭展翅”雕塑工程。令人欣喜的是,种植红树林生态治理尝试取得成功。2001年起,在利用筼筜湖底清淤污泥填造的人造滩涂上、湖心岛周围以及内外导流堤,采用工程造林的方法引种秋茄、白骨壤、红海榄、榄李、木榄以及拉贡木、无瓣海桑等7个红树和半红树植物,面积约2.5万平方米。
魏道军介绍筼筜湖概况
“至今筼筜湖环湖面积已达2.6平方公里,筼筜湖水质除氮、磷营养盐有所超标,其余达到或优于海水水质四类标准,部分指标达三类标准,水体复氧能力增强,生物多样性不断增加,白鹭等鸟类成群栖息于此。”厦门市筼筜湖管理中心主任、书记魏道军介绍道,经过三十几年的整治,目前,水清岸绿、白鹭齐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筼筜湖中的白鹭洲公园是国家重点公园和厦门城市原点,筼筜湖湖区亦获得“厦门城市会客厅”的美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