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戏《大稻埕》昨晚在厦门艺术剧院上演。 厦门晚报讯(文/记者 龚小莞 图/记者刘东华)昨晚8点,高甲戏《大稻埕》在厦门艺术剧院上演,这部两岸合作的作品诞生四年来第80次登台亮相,已成彰显厦门特色的文化名片。 “这几天,我心情特别激动。”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院长、《大稻埕》编剧曾学文说,这不仅是因为这部高甲戏在诞生地又一次接受检阅,也因为新华社播发的长篇通讯——《习近平同志推动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正在厦门引发热烈反响。他说,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期间,就特别关心厦门的文化建设。2015年,习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提出,“闽南文化作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大有文章可做”,强调两岸要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曾学文说,《大稻埕》是两岸合作的作品,导演、灯光师都来自台湾,都是他的同龄人。“在排练过程中,我问过导演和灯光师,他们对于这一作品的历史观怎么看待,他们的看法和我们是一致的。他们的父辈都是从大陆过去的,他们对这段历史观都认同。”曾学文还说,这部戏在金门上演时,当地的观众用了“震撼”二字来表达感受。“戏中讲的是小家的守护,探讨的却是两岸一家亲的精神凝聚,两岸的合作就是心灵契合。”他说,两岸艺术家共同完成这部戏的过程中也展现出共同的文化理念。 “去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举行,习总书记在致辞中说,厦门是著名的侨乡和闽南文化的发源地,中外文化在这里交融并蓄,造就了它开放包容的性格和海纳百川的气度。”曾学文说,习总书记对闽南文化的高度肯定,是站在民族文化的高度来看待,尤其是改革开放这些年来,厦门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文化定位。 “厦门的一系列作品和厦门文化的足迹,都在走一条继承传统、创新发展、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道路。”曾学文说,厦门有三部作品获得“五个一工程奖”,除了北京、上海之外,这在全国其他城市都是比较少见的。“台湾同行非常认可厦门的艺术作品,厦门在两岸文化中很重视先行先试,推动两岸合作与交流。我们不是停留在‘你看我,我看你’的层面,而是携手合作,共同做好一件事情。” |
相关阅读:
- [ 06-26]诞生四年第80次亮相 高甲戏《大稻埕》“回家”
- [ 01-25]闽南传统艺术培训 台湾学生来厦学唱高甲戏
- [ 09-28]厦门市高甲戏《大稻埕》荣获“优秀作品奖”
- [ 07-07]高甲戏《大稻埕》 把闽南味带到宁夏 入选中国戏剧节
- [ 04-20]高甲戏《大稻埕》升级为明星版 吴晶晶为戏削发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