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海洋垃圾防治体系 近年来,在厦门海域出游,常能邂逅美丽的中华白海豚。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厦门共发现中华白海豚46群257头次,群体遇见率为1.98群/100公里,个体遇见率为11.07头/100公里。 事实上,不仅仅是中华白海豚,在海域生态环境继续保持稳定态势的同时,厦门海域生物多样性状况继续保持相对稳定。多年来,厦门针对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积极探索,逐渐形成了“规划引领,科技支撑,系统保护,执法有力,公众参与”的先进理念的保护区管理模式,主要保护物种中华白海豚、文昌鱼、白鹭种群稳定并逐步回升,栖息地生态环境得到科学修复和提升。 厦门的保护区管理经验由此在全国范围不断示范推广,去年,国家农业部渔业主管部门委托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编制并牵头实施全国《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2017—2026)》,牵头发起成立了全国中华白海豚保护联盟。 6月17日晚18时,厦门湾海洋垃圾监测平台上显示:“18日清晨6点到当晚6点,九龙江垃圾来源量为微量,垃圾进入河口区后向东漂流,主要影响海沧码头沿线近岸海域及沙滩。建议在鸡屿西侧水域进行预防及相应拦截,建议在海沧码头沿线近岸海域及沙滩进行海上垃圾收集。” 提早一天得到的海洋垃圾预报和处置,得益于厦门—旧金山“伙伴城市”合作机制的开启,厦门由此完善了海洋垃圾收集处置机构,制定了海洋垃圾应急处置预案,实现了溪流入海垃圾漂移轨迹和分布区域的预测预报。 依托海洋三所,厦门开展了海洋垃圾监测、评估与防治技术业务化的研究及示范应用项目,对入海垃圾尤其是微塑料垃圾做了细致的调查研究,从海洋垃圾的来源、种类、数量、分布特点等入手,分析恶劣气候条件下进入厦门海域的垃圾及其影响;建立了厦门海洋垃圾数据库,为开展海洋垃圾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基础数据支持;实现了每日对九龙江流域入海垃圾漂移轨迹、时间及分布区域的预测预报,从去年7月起,预测预报结果通过多个媒体平台向社会发布。 据统计,仅去年一年,厦门海域打捞清理海漂垃圾总量为1891吨,较前年减少了21.11%,海洋垃圾防治成果显著。 此外,厦门专门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中美海洋垃圾防治合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为应对恶劣气候条件下海漂垃圾的应急处置,成立了应急处置协调小组。 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的厦门探索,顶层设计有力,创新举措不断,综合治理成效斐然,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助力。 |
相关阅读:
- [ 06-21]厦门:两岸音乐人联袂演出 闽南语歌曲情动鹭岛
- [ 06-14]传统卖场谋求突围新零售带来新商机 商超大鳄“暗战”鹭岛
- [ 06-14]上月厦门啤酒进口量全国第一 鹭岛球迷为世界杯疯狂
- [ 06-14]厦企匠心助力李云迪厦门巡演 云指肖邦奏响鹭岛华章
- [ 06-01]鹭岛飘出天籁童声 惊艳世界屡获大奖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