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门医学院:建设区域一流应用型医学本科高校

2018-06-26 08:06:52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厦门医学院学生在实训室内上课。 施辰静 摄

厦门医学院学生在模拟重症监护病房内进行急救技能岗前集训。施辰静 摄

厦门医学院护理学系152名志愿者参加今年厦门“5·10”防空警报试鸣主场演练。

东南网6月26日讯 又是一年毕业季,在位于厦门市集美区的厦门医学院中,许多2018届的毕业生尚未正式踏出校园便被用人单位纷纷“抢订”——连续6年,该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9%以上。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厦门医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898年设立的鼓浪屿医学专门学校。百年育人,学校形成了“德厚立人,术湛立业”的校训文化,迄今已为国家培养了3万余名医药卫生技术人才。

2016年,厦门医学院正式升格为本科高校。学校紧紧围绕厦门产业发展和行业所需,加快培育医疗特色人才和行业实用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致力于建成立足厦门、服务地方、特色鲜明、区域一流的应用型医学本科高校。

服务地方 主动补齐民生短板

今年,厦门医学院在原有六个本科专业的基础上新增四个本科专业——精神医学、康复治疗学、海洋药学和医学检验技术。新增这四个本科专业,正是因应我省、厦门市医疗卫生行业和生物制药、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需求,补齐民生短板的主动作为。

据了解,目前福建省在精神科医师、康复人才、医学检验人员、海洋药学人才领域都存在较大的供需矛盾,亟须相关专业人才。厦门医学院设置精神医学和海洋药学本科专业,填补了省内医药人才空白。

作为一所地方医学本科高校,厦门医学院的建设始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学校积极对接地方医学人才需求,主动服务省市医疗事业发展,补齐民生短板。多年来,学校培养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和生物制药等领域人才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厦门市、福建省的相关行业中,极大地充实了医疗人才队伍。

学校开设的生物制药专业,就是对应厦门市倾力打造的千亿产业链之一——生物医药产业而设立。如今,从厦门医学院走出去的学生成了生物医药企业竞相追捧的“香饽饽”——在学校与海沧生物医药港企业的座谈会上,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生物医药企业纷纷表示,厦门医学院的毕业生专业对口、实操性强,“非常好用”。

不久前,厦门医学院基础医学部和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病医院联合成立了厦门医学院呼吸疾病研究所。这也是该校服务地方,助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生动案例之一。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病医院的呼吸介入技术总体处于全国先进水平,部分技术为国内领先,为了适应国家、福建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解决厦门市主要呼吸系统疾病的关键问题,厦门医学院呼吸疾病研究所应运而生。该研究所主要瞄准严重影响我省人民健康的重大、常见和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开展研究,通过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开展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缩短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距离,让患者和群众能够更直接、更快地受益。

持续发力 全面推进内涵建设

厦门医学院不遗余力,扎实推进专业和基地建设。学校打造了多项国家级、省市级重点建设专业或特色专业、示范点和课程,包括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3个,全国健康服务类示范点1个,全国养老服务类示范点1个,国家行指委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1个,精品专业1个,示范专业7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精品课程9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教学成果奖3项,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等。

6月19日下午,记者在厦门医学院护理学系模拟重症监护病房内看到,该系2016级学生正在进行实习前的急救技能岗前集训。病房内高仿真模拟病人、呼吸机、监护仪等急救仪器一应俱全,为学生临床实践的岗前集训提供了一个高仿真的模拟场景。移步厦门医学院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这里宽敞明亮,配套专业心肺腹综合体检模型,可真实模拟临床实训情景;OSCE实训考核中心则可作为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实践技能考试基地……

在占地500余亩的崭新校区内,厦门医学院的软硬件设施均得到了大幅提升,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高。至2020年,厦门医学院还将争取新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2个;每年投入教学科研设备经费2000万元建设实验实训中心,新建基层公共卫生实训中心、康复保健训练中心以及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化妆品检测中心等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社会服务机构。

加速发展,快速提升科研能力。以服务地方医疗卫生行业和生物制药、健康养老等产业为导向,厦门医学院将坚持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开展协同创新,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学校现有省级科研平台4个,市级科研平台2个,校级科研平台5个,其中,2017—2018年新增机能与临床转化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口腔生物材料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成立厦门医学院呼吸疾病研究所。近五年来,学校承担科技类立项97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3项,省部级6项,市厅级83项;社科类立项市厅级以上59项,其中省级6项。横向课题23项;校级课题275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授权专利43项;授权著作权42项,转让科技成果4项;发表科技类论文492篇,其中SCI收录70篇;社科类论文162篇。

立德树人,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按照规范化、同质化、高水平的医学人才标准,紧抓“把握规律、精细培养、优良学风”三个质量要素,完善“一个导向、三个重点、六个基本”人才培养体系,即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以自主学习、善于质疑、创新能力为重点,采取产学研结合、工学结合、翻转课堂、引导启发、教学信息化、形成性评价等形式,努力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优秀医学人才。2017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9.13%,就业率连续六年保持在99%以上。2017年,在校生参加全国、省市各类技能比赛获奖励25项;毕业生参加临床、口腔、护理3类国家执业资格考试的一次性通过率均列全国领先。

朝气蓬勃 奋力谱写壮丽篇章

新时期,厦门医学院如何在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赢得先机,走出符合自身实际的改革发展道路?如何突破地方医学院校的局限,在内涵建设上取得新发展?如何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在促进区域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上取得新跨越?学校首任党政领导班子到位后,经过反复调研和多次完善,正式发布了《厦门医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

根据学校现状和承载任务,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路径为:基础医学着力夯实,临床医学倾力打造,口腔医学和护理学突出方向性发展,药学、中药学和生物制药重点建设,海洋药学、健康管理特色发展,儿科学、精神医学、预防医学加快筹建,康复医学、化妆品科学和生物医药数据科学等积极探索。而根据地方医疗卫生事业需求和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趋势,专业发展思路为:临床医学上水平,口腔医学创品牌,护理学争优势,药学类重创新,预防类打基础,医技类快建设,健康类求发展。首期将设本科专业5~8个、2020年达12~13个,逐渐形成医学类、护理类、药学类、医学技术类、健康服务类5个专业群。到2020年,本科在校学生4000人左右,确保本科各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授权资格。

学校计划5年内投入约2000万元师资队伍建设专项经费,加大引进力度,发挥高层次人才引领作用;推进“师资建设365计划”,即通过“培养、引进和校院(企)共建”等三条途径,实施“博士工程、名师工程、特聘工程、研修工程、专业教师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和教学技能提升工程”等六大工程,开展“师德专题、教改专项、科研启动、名家讲座、名校合作”等五项学术学风建设项目,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到2020年,厦门医学院专任教师要达到460人左右,生师比13∶1左右。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达9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达40%以上;副教授以上职称达50%以上;“双师双能”教师达到75%以上。

未来三年,厦门医学院将适应医疗卫生行业和生物制药、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快培养“理论功底坚厚、基本技能扎实、综合素质优良、发展后劲充足”,能够入基层、进一线的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力争“十四五”末把学校办成一所立足厦门、服务地方、特色鲜明、区域一流的应用型医学本科高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