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首次举办“三门”妈祖庙对接 海峡两岸郑成功文化节昨落幕

2018-06-25 08:10:23吴晓菁 吴燕如 王协云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6月24日,参加郑成功文化节的嘉宾在植物园追寻郑成功文化史迹。

  宋江阵表演。

厦门日报讯 (文/记者 吴晓菁 吴燕如 图/厦门日报 记者 王协云)郑成功,牵起了浓浓的两岸情缘。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数百名台湾同胞、延平郡王信众从海的对岸,甚至是海外,赶来厦门市,赶来思明区,为了共同的文化盛事――2018年海峡两岸郑成功文化节。

在众人的依依不舍中,2018年海峡两岸郑成功文化节昨日落下帷幕。过去三天时间里,因为共同的信仰,两岸同胞、信众再度相聚思明区,共叙骨肉情缘。

本届郑成功文化节在规模、内容、影响力上有了较大突破:海外参加人数最多;首次举办“三门”妈祖庙对接;首次举办“聆听历史文脉寻根两岸印记”活动;更加注重两岸青年的交流互动,如“寻根·追忆”两岸少年讲古展演、百米长卷颂成功、台青文创市集等。郑成功文化节,已经成为思明区乃至厦门对台交流的重要平台。

十年情缘

文化节让两岸越来越亲

历经十年的发展,郑成功文化节已经产生了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光是今年前来参加文化节的台湾嘉宾信众就突破200人,首次来厦门的台湾青年就有60人,此外还有日本、马来西亚信众数十人。

一直奔波在两岸的台南市文化协会创会会长郑道聪十年来一直为郑成功文化节牵线搭桥。作为郑成功文化节十年的见证者,郑道聪感慨地说,十年来文化节规模不断扩大,参加团体从最早的庙宇,扩大到社团、中小学校,在历史、信仰、文化交流的基础上,加入文创、旅游、学术研究等领域,“郑成功文化节是两岸交流更加深入、频繁的生动见证。”

台南郑成功祖庙每年都参加郑成功文化节。今年,他们来参加的人数有35人。台南郑成功祖庙总干事郑锦德肯定道:“郑成功文化节越办越好,今年又是第十届,极具意义,所以今年参加人数最多。”

回忆起2009年参加第一届郑成功文化节的场景,他历历在目,“那一年,延平郡王祠启动重建,在当年的郑成功文化节上,我们一起见证并参加了奠基仪式。”

两岸民俗文化展演更加丰富,两岸青少年交流不断深入,开展同台讲古和书法创作,更有耳目一新的郑成功印记寻根之旅。说起今年的活动,郑锦德频频点头,“‘成功情缘’让两岸同胞不断拓展交流的领域,在频繁交流中,两岸同胞感情越来越好。”

寻根之旅

在厦追寻郑成功文化史迹

郑成功在思明区留下了深深的历史足迹。昨日,本届郑成功文化节的重要活动――首次举办的“聆听历史文脉寻根两岸印记”活动拉开序幕。

顺着溪水潺潺声,在植物园竹类和棕榈植物区中间一条小路的拐角处,一块市级文保郑成功杀郑联处的石碑让台湾同胞充满好奇。

现场,王郑雄、许丽仁和李旭鸣三位思明区文物寻根志愿宣导团志愿者搭配默契,详细道来其中的故事。台湾彰化郑成功庙总干事郑文斌听后很是感慨:“这些历史事件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次活动举办得非常好。”

在一处颇具特色的“石笑”石刻前,文物寻根志愿宣导团志愿者又讲述了另一个和郑成功有关的故事,“明末清初,郑成功屯兵厦门时,常常来这里读书……”这里也成了市级文保郑成功读书处遗址。

探寻之路上,大家一边聆听,一边拍下有关古迹的画面。文物宣导志愿者用心专业的讲解,让大家频频鼓掌。

此趟寻根之旅还吸引了来自马来西亚和日本的信众。马来西亚开山王庙主委林顺兴兴奋地表达此趟寻根之旅的收获,“通过实地走访聆听专业讲解,对郑成功这位英雄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说着,他展示了一张开山王庙正在建的牌楼规划图,“我们在牌楼上会记载有关郑成功的生平和故事,这次郑成功文化史迹探寻对我们收录史料很有帮助。”

日本平户郑成功庙主委马场则由衷说道:“文化传承,贵在坚持。思明区政府对保护和传承文物如此重视和大力扶持,很值得肯定。”

“明末清初,郑成功在厦门城抗清,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又将其命名为‘思明州’……”文物宣导志愿者朱智强“驻点”厦门城墙遗址,为一拨又一拨的嘉宾进行着讲解。虽然忙得满身大汗,但这位老厦门乐此不疲,“我很感动,有这么多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参与郑成功文化节,充分证明郑成功文化的魅力所在,郑成功就是两岸人民血脉相连的纽带。”

文物宣导志愿者危跃明负责讲解兴泉永道署碑记,几天前,一接到任务的他就开始忙起来。他说,“台湾同胞、海外华侨都是第一次走进这个文物点,我想用更简洁的方式进行宣导讲解,把文物的背后故事完整地呈现给他们,让他们更好地了解郑成功的文化史迹。”

昨日上午,两岸同胞和海外侨胞还走进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在鼓浪屿文物寻根之旅中,走进郑成功纪念馆,瞻仰这位民族英雄,了解其生平事迹。

6月23日晚,在厦门歌舞剧院,厦门金莲陞高甲剧团为两岸嘉宾带来《大稻埕》的演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缔结至亲

“三门”妈祖庙结为“姐妹庙”

“欢迎大陆同胞多来台南走一走,那里也留存着不少郑成功的历史遗迹和深厚的妈祖文化。让我们密切往来,共同传承和守护妈祖文化和郑成功文化。”台南正统鹿耳门圣母庙主委王明义的一番盛情邀约,让台下的两岸同胞齐声鼓掌。

这一温馨的画面出现在22日下午的沙坡尾朝宗宫。当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三门共走成功路”联谊大会在两岸同胞的期待中举行。

两岸妈祖信众及郑成功庙信众共同见证了极具意义的时刻:沙坡尾朝宗宫、金门妈祖宫庙文化发展协会、台南正统鹿耳门圣母庙“三门”妈祖庙代表签订“结盟书”,缔结至亲,结为“姐妹庙”。

作为本届郑成功文化节的重要活动之一,两岸“三门”缔结“至亲庙”,生动诉说了两岸深厚的同胞情缘和共同的文化根源。

现场,王明义动情地讲述起“三门”的郑成功文化与妈祖文化的关系密切,“鹿耳门圣母庙供奉的三尊妈祖像正是300多年前,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时,从这里出发时恭请登船护航的那三尊妈祖像。”

金门妈祖宫庙文化发展协会秘书长李锡民心情很激动,“‘三门’妈祖庙结为‘姐妹庙’,体现了两岸一家亲。非常期待今后两岸的深入交流。”

“三门”共仰,两岸结缘。朝宗宫管委会主任林招治说,“今后将共同弘扬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和郑成功忠贞爱国的情操,并重点开展两岸‘三门’之间青少年的人文交流,共同举办更多的活动,让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精彩点击】

施展才艺

两岸青年同挥毫共讲古

凝神提笔,六位小书法家同步挥毫泼墨,各自书写一个字,一竖一横,十分专注。随着浓墨在同一张纸上舞开,一幅“共走成功之路”书法作品呈现眼前,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23日下午,新领荟广场,来自厦门和台湾各3位小书法家共同挥毫,为活动留下了两岸共同传承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随着这幅作品的完成,“百米长卷颂成功”书法作品也圆满地成稿,两岸青少年用篆、隶、行、楷不同书体呈现的百米书法作品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关注。

台湾小书法家的带队老师陈宗威第一时间拍下了现场画面,“两岸青少年同心协力完成书法作品,形式非常特别,充满意义。”他介绍说,台湾的小学也有开设书法社团,期待以后有更多台湾学生来厦门参加活动,进行交流。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桥梁,促进两岸青少年文化传承与融合――这是本届郑成功文化节的一大特色。

当日下午,另一场“寻根·追忆”两岸少年讲古展演精彩上演。两岸青少年用共同的乡音闽南话,声情并茂讲述有关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事。

一人讲古,九名小朋友配合讲古情节进行情景表演。台湾清水小学的学生们带来的讲古秀《民族英雄郑成功》和《郑成功传奇》令人眼前一亮。指导老师陈秋萍笑着说道,“台湾讲古会配合演剧,此次节目是为本次活动专门创作的。厦门小朋友虽然是一个人讲古,也是有声有色,很有水平。希望可以互相学习交流。”

文化盛宴

民俗表演引发强烈共鸣

舞龙、舞狮、台湾家将团、电音三太子、车鼓弄、大鼓凉伞、何厝小操队、何厝宋江阵……23日下午,一场两岸艺阵斗阵行展演在新领荟广场举行,来自两岸的八支民俗表演团队,轮番展示拿手好戏。现场,市民看得十分过瘾,纷纷拍下表演视频。

身穿将军服,手持各式法器,个个看起来威风凛凛,不断变化着八卦阵法。台湾家将团一出场,便让市民啧啧称奇,“妆容打扮很有意思,有点神秘的色彩。”

来自台南吉兴堂的家将团是第一次参加郑成功文化节。家将团的负责人林清澈介绍说,“我们的家将团成立六年了,致力传承家将文化,成员多是学生和在职年轻人。很高兴能向厦门市民展示这一独特的民俗技艺。”看着何厝小操队的表演,他感慨道,“两岸风俗很接近,很多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也很相似。”

当日晚上,本次活动的文艺专场演出,由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创作的高甲戏《大稻埕》,在厦门歌舞剧院与两岸近800名观众见面。两个小时的演出,引发两岸观众的强烈共鸣。

台湾同胞林育民用“震撼”来形容观感,“高质量的表演,充满正能量。”清水小学学生周依颖看完还很兴奋,“很开心可以看到高甲戏,很有吸引力,演员演技高超。”

文创市集

市民争相购买创意商品

咖啡豆包装得像一包中药、口感独特的台湾网红“米乐”爆米花、石头做的环保纸泡不烂可降解、造型各异的台湾天然手工皂、令人垂涎欲滴的台湾特产芋头酥……在台青文创市集的29个摊位上,一款款特色文创商品“争奇斗艳”,吸引市民争相购买。

作为本届海峡两岸郑成功文化节的配套活动,此次台青文创市集吸引了众多两岸文创及手艺人、在厦创业的台湾青年以及在厦门台创基地创业的青年参加。在厦创业台青纷纷表示,“通过这一平台,为产品打开市场,更是为两岸文创碰撞思想火花。”

在“解忧咖啡”摊位前,一个写有“郑成功有话对你说”的抽签桶前围着不少人。老板蔡腾辉热情地介绍起产品的特色,“我们在卖咖啡中融合台湾寺庙签诗文化,又结合郑成功文化节的主题,以吸引更多的人。”

说着,他又拿起一款“走过台湾”的桌游产品。“这里面的一张张桌游牌都是台湾的一段历史,其中就有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内容。”蔡腾辉介绍说,“我们公司还设计一款有关厦门的大型桌游产品,里面有漆线雕、鼓浪屿、白鹭、沙茶面等厦门人文风情。”在厦门创业两年的蔡腾辉充满期待地说,“希望通过文创这一年轻人聚集的行业,加深两岸青年的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23日下午,主办方还组织台湾嘉宾参观龙山文创园和北京大学台湾创业基地。“希望让更多台胞了解在厦台青创业情况和在厦投资创业环境,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为延续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交流平台。”

【镜头】

23日下午,两岸艺阵斗阵行展演在新领荟广场举行,来自两岸的八支民俗表演团队,轮番展示拿手好戏。图为台湾家将团表演。

23日下午,“寻根·追忆”两岸少年讲古展演精彩上演。两岸青少年用共同的乡音――闽南话,声情并茂地讲述有关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事。

23日下午,新领荟广场,“百米长卷颂成功”书法作品圆满成稿,两岸青少年用篆、隶、行、楷不同书体呈现的百米书法作品吸引不少市民的关注。

作为本届海峡两岸郑成功文化节的配套活动,台青文创市集吸引了两岸众多青年参加。

【链接】

“文物寻根”之旅等你来参加

本月开始,思明区“文物寻根”志愿宣导团将于每周六9:00-10:30开启志愿服务,欢迎市民报名。市民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思明文化印记”报名,电话报名:5828321、2072053。

  市民可扫二维码报名参加文物寻根之旅。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