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财经商讯 > 正文

厦门始终以拥抱者姿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 助推经济共同前行

2018-06-05 08:41:26詹文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台企友达光电在厦投资设厂。(资料图记者王火炎摄)

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被视为在厦台企的一个排头兵。(资料图记者黄嵘摄)

  台企正新扎根厦门。(资料图)

厦门日报讯(记者詹文)老一代台商陈信仲,当年拿着一瓶海沧温泉水到新加坡化验,发现水质非常好,于是来到厦门开荒拓野,建起日月谷温泉度假村,并将其打造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渐渐地,陈信仲将接力棒交给儿子陈冠羽,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服务在厦台商的工作中。台商二代林怡萱,也接过父亲在厦门的养猪场经营权,开始了这家20年老台企的转型升级……这是新老台商在厦门不断接力的一个个侧影。

对寻求发展机遇的台商来说,一水之隔的厦门有着巨大吸引力,一代代台商看到两岸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浩荡潮流,在厦门展开宏大商业抱负,助推两岸经济共同前行。厦门,作为两岸交往的第一站,始终以先行先试的姿态拥抱前来的台商,承接着台湾一波又一波的产业转移,创造了许多第一。

生意红火

从迈出试探的脚步

到生意越做越大

29年前,在台湾已有自己产业的洪绍明,来厦创立了厦门台和电子有限公司,成为首批到大陆发展的台商之一。为“寻根”而来,他总能记得小时候,父亲对他说:“我们的祖辈是从厦门翔安迁到台湾的。”从迈着试探性的脚步到现在,洪绍明把总部放在厦门,在翔安建起新厂房,生意越做越大。

两岸“坚冰初融”之际,厦门成为两岸往来的第一站。众多台胞从这里开始消除对祖国大陆的陌生感,认识到祖国大陆商机,开始了在大陆的投资兴业。厦门台商协会会长吴家莹清晰地记得当初到厦门考察的情景:机场旁是铁皮屋,车少,高楼也少,但街巷里熟悉的乡音、锅灶里熟悉的味道,让他格外亲切。此后这20多年,他深耕厦门,从建材生意起步,拓展到餐饮、外国品牌电器代理,生意风生水起。

台商因台湾岛内的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上扬而举步维艰的时候,正是从厦门开始,看到了两岸经济互补的绝佳机会。洪绍明是见证者,也成为受益者,“为企业减负降税,扶持企业发展,厦门的投资环境越来越好。”

吴家莹也坦言:“最该感谢政府给台商的优惠政策,当年台商主要做外销,相关政策让台企在开拓海外市场中占了很大优势。”

扎根厦门

在厦门有家的感觉

坚定了扎根的信心

一批批台商在厦门投资兴业的同时,也成为厦台经贸往来的积极推动者。

在厦20多年的老台商曾钦照,2012年成为厦门市政协委员,多年来,对厦门如何发挥对台优势、促进两岸融合提出不少提案。台商陈秀雄把自己租用的写字楼腾出来作为台商协会办公处,之后发起厦门台商会馆的集资建设,使之成为大陆首个台商会馆。台商吴进忠总说“把青春献给厦门”,他致力于推动两岸交流,成为厦门金门两地的荣誉市民。

“在厦门有家的感觉,更坚定了扎根的信心。”吴家莹说。试探的脚步,从此落地生根,不少台企在厦门投资经营多年,不仅企业自身取得良好发展,也带动了区域内产业的整体提升,成为厦门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被视为在厦台企的一个排头兵,联芯项目有效促进了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的聚集。

无论是台商一代、二代,还是三代,他们很快融入厦门,越来越多台企参与到厦门的城市建设。华信混凝土全方位参与厦门市政工程,又为金砖厦门会晤会场的改造升级助力;元谷信息科技,为厦门11条隧道进行照明改造;美格农艺利用台湾绿色建筑经验技术,改造提升厦门的景观工程……

目前,厦门拥有台企5700多家,12余万台商台胞在这里工作生活。

转型升级

发展新机遇

带动台企再度起飞

台商范姜锋这十多年感受最深的是大陆进步太快,惊叹于大陆“天地如此广阔”的苍沛,随后和丈夫来到厦门,成为新一批台商,要把台湾设计美学和大陆市场相结合。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舞台上的分量越来越重,许多台企都在其中分享到商机。”吴家莹说,厦门不仅有先天优势,这些年的快速发展更为台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台商在厦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金砖合作机遇、自贸片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支点城市……再一次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厦门,带动了台企的再度起飞。

冠捷科技集团借助厦门会晤的东风,又有了更宏伟的规划,在巴西加大投资额,在南非设立从生产组装、销售到维修的战略基地。扎根厦门的全球知名轮胎制造商、台企正新,借金砖机遇,瞄准印度巨大的机车胎市场,要在印度设厂。友达、宸鸿、东元、联电等台湾百大企业,也嗅到无限商机,纷纷前来厦门投资设厂,截至去年底,台企工业产值占厦门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3。

如果用登厦创业、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三个时期,描述在厦台企近30年发展的脉络,吴家莹认为,目前是转型关键期,“大陆已成世界市场,台企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厦门市委、市政府把对台交流合作摆在全局突出位置,成立台商转型基金,加大台企技改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扶持力度,通过政策、资金扶持,不断解决台企实际困难,助力台企转型升级和增资扩产。目前,厦门已成为两岸经贸合作最紧密区域。

相关

起步早成效好

厦台经贸合作起步早,成效好,产业合作紧密。厦门拥有海沧、杏林、集美三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大陆唯一的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两岸贸易中心,以及最早设立的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等对台经贸合作平台。

目前,台湾是厦门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六大出口市场;厦门口岸的台湾水果、食品、酒类、图书、大米等进口量稳居大陆第一,已成为大陆对台贸易最大口岸。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