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届”戴上红领巾,拿着毕业证书合影留念。
厦门日报讯(记者 王元晖 通讯员 林瑞声 陈佳清)昨天傍晚,从鸿渐山上吹来的晚风,把许宗海刚刚佩戴在胸前的红领巾轻轻扬起。今年已经74岁的他,站在依旧如故的黄厝学校旧址旁,清楚地记得儿时第一次在这里戴上红领巾的场景。其实,此前,许宗海做梦也不曾想到,有一天能和60多年前朝夕相处的20多名老同学聚在一起。
这是“六一”儿童节到来前夕,黄厝学校“老三届”的一场特殊聚会。“老三届”,实质上是这所农村学校创建后招收的前三届学生。虽然如今他们都已经六七十岁了,但是和一群在新黄厝小学就读的孩子簇拥在一起,不少人似乎瞬间“穿越”回了童年。
黄厝学校的老校舍前,一个红彤彤的舞台已经搭建起来,背景墙上是“乡村振兴,紫云黄厝——‘三老三新’携手庆‘六一’”的硕大字眼,人们争相拍起照来。“老年代、老学校、老学子”“新时代、新小学、新学子”,对于“三老三新”,活动主办方翔安区内厝镇是这样解释的。
“六一”节该如何庆祝?“仅有台上的唱歌跳舞,是远远不够的。”内厝镇把“老”和“新”的概念融合在一起,共同为当前的乡村振兴积蓄力量。
老样子
“老三届”戴上红领巾 重回儿童时代
“老三届”重回课堂。
庆祝活动开始的时间定在昨日傍晚6时,不过,主办方却不得不把时间提前一个多小时。原因是,应邀前来的“老三届”早早就来齐了。
1961年毕业的许宗海,从下午4点多就在黄厝学校旧址踱着步,尽管修旧如旧的教学楼已经成了翔安区乡村振兴繁星孵化基地,但曾经的不少细节还是清晰地刻在他的脑海里。“50多年过去了,学校一点都没有变。”许宗海说,就连教室里以前贴课程表的地方,现在依旧还有一张课程表。
在故地见到许多根本认不出来的老同学,许宗海兴奋地迎了上去,大家紧紧拥抱在一起。他们说,几十年没有谋面,没想到在儿童节,能一同再次做回同学。
其实,最终让他们热泪盈眶的是,主办方为他们精心准备的裱在相框里的毕业证书——这张崭新的证书,和他们当年兴奋地拿到手的证书一模一样。当孩子们为“学长”佩戴上鲜艳的红领巾时,老人们布满皱纹的脸一下子舒展开来,笑得合不拢嘴。
“一切都是老样子,学校是,我们也是。”老人们说。
1972年起在黄厝学校上初中,1990年至1996年在这里当校长的宋水泊老人,对学校的感情特别深。他说,是主办方搭建的这个平台,让他们重回儿童时代,寻觅到曾经的样子。
小清新
孩子们自编自演 成文艺演出主角
黄厝小学孩子们带来精彩文艺演出。
群山环绕的黄厝村,每天清晨都能传来伴着晨钟的琅琅读书声。新的黄厝小学,就坐落在黄厝学校旧址的不远处。
“六一”是黄厝小学孩子们的节日,昨天的文艺演出,主角也是他们。舞蹈《妈妈宝贝》、架子鼓《逆战》、舞蹈《向快乐出发》、古筝合奏《大王叫我来巡山》……一个又一个由他们自编自演的节目,把现场不断推向高潮。
和老人们在一起,孩子们的身上总是散发着一股清新的气息。学长们说,他们就是新时代的“小清新”,代表活力,也代表希望。
孩子们更熟悉的,无疑是他们正在使用的黄厝小学新校舍——崭新的学习环境,让这些扎根农村的小苗们茁壮成长。
当前,内厝镇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昨日,看着小朋友拉着“老学长”的手,坐在一起话“六一”、感童趣,翔安区挂职干部、内厝镇党委委员吴善营不禁有感而发。他在现场即兴创作的诗歌中有这样一番话:“鸿渐春晓,‘三新’展未来;花开九溪,‘三老’话当下。这里,不仅有诗歌,还有远方;这里,不仅有泥土,更有芬芳。乡村振兴,贤人、贤士、贤才,‘三贤’齐发力。这里,不仅有晨曦,还有夕阳;这里,不仅有感谢,更有感恩。农创文旅,闲人、闲地、闲宅,‘三闲’重焕光。这里,不仅有记忆,还有梦想;这里,不仅有等待,更有期许。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幸福奋斗中国梦;鸿渐先锋,泥土精神,紫云黄厝再出发……”
共发力
新老学子忆往昔看未来 共话乡村振兴宏图
他们的年龄差距悬殊,然而坐在舞台下,同样戴着红领巾的孩子们和老人们无话不谈——如何把家乡建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是他们的一个共同话题。
夜幕降临,这个欢乐舞台高潮迭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富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强起来了!”在紫韵连城唢呐队惟妙惟肖的演绎下,这三句话传遍小山村,孩子们、“老三届”们与村民们自发站起来,一同齐唱《歌唱祖国》——这次难忘的庆“六一”活动,就在这样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这样的效果,正是内厝镇谋划这场活动之初所精心构想的。让新老交融,在共同的“六一”时光中忆往昔、展未来,为接下来的乡村振兴积聚力量,也是他们牵起这条红线的目的所在。
从老年代到新时代,从老学校到新小学,从老学子到新学子——新与老,见证着沧桑巨变。今后,让黄厝村以及众多这样的村庄发生新蜕变的,也一定是当前他们正大力推进的乡村振兴战略。
由黄厝学校老校舍变身的翔安区乡村振兴繁星孵化基地,事实上就打上了乡村振兴的深深印记。透过里面的老物件,人们不难看到未来的黄厝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画卷。
老与新,不仅是这个节日的话题,也将成为这里变得更富更美的两个永恒的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