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轮载着中外游客往来鹭江两岸。(本报记者王协云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徐景明 通讯员谢静)“转变”,是轮渡老员工讲述过去时,提到的一个高频词。
厦门轮渡的历史超过80年,改革开放,用一条时间的红线,将这悠长的历史分成了各40年、风格迥异的上下两卷:上卷,有乡情故里、西风东渐、炮火硝烟;而下卷,则撰写着转变思路、开拓创新和文化传承。
这使轮渡成为少有的经历过改革开放真切“转变”的企业;这个过程,也改变了轮渡的基因,使发展的路越走越快、越走越宽。
碧波白浪,渡轮穿梭,今日的轮渡,年运送旅客超过3000万人次,乘坐过渡轮的旅客,并没有将之简单理解为一种交通工具,而是当作一种难忘的旅游体验。正如“鼓浪情·轮渡行”这句承诺中所蕴含的意义,今日的厦门轮渡,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的“会客厅”,是“高素质、高颜值”的厦门旅游产业新标杆。
大胆创新 以副养主拓展经营
当年厦门有名的地标性建筑――轮渡广场(摄于1991年)。(厦门轮渡供图)
改革开放初期的轮渡,“公交”还是这家企业的显著标签――当时,轮渡服务的对象主要是鼓浪屿居民。“票价一两角钱,和现在比,谈不上什么服务,就是运送过渡的旅客。”厦门轮渡有限公司顾问谢瑞隆回忆。
当时还是“小年轻”的谢瑞隆,刚到轮渡就业。他发现,这家公司比较穷,“年年亏损,每个月3元的奖金,有时候都发不出来。”他说。
企业亏损、人心不稳,更不要提正常发展,怎么办?1983年,在市城建局工作的王炳章被调到轮渡公司当负责人,他立下军令状:“一年改变轮渡面貌!”之后,“依托码头,以副养主,拓展多种经营”的发展思路被提出,这是当时外资公司才有的模式,在身为国企的轮渡公司中实行,的确是一次大胆创新。
于是,轮渡的副业,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比如,谢瑞隆和同事们推着小车去中山路批发冰棍,再回到船上叫卖,后来,冰棍卖到了由轮渡公司自主经营的“海上舞厅”――轮渡20号船白天运客,晚上则摇身一变,挂上星星灯、撒上滑石粉,变成舞厅。轮渡退休职工黄碧玉当时是一名票务员,晚上也去帮忙卖啤酒和冰棍。她还记得,当时的啤酒是散装的,灌进瓶子里,泡沫太多,灌多了溢出来,灌少了遭抱怨。
夜晚的厦鼓海域上,一艘渡轮打满星星灯,放着音乐,船上的人们在跳着舞,也有的人在吹着海风喝咖啡……这个场景,吹活了人们的思路,也让轮渡开始扭亏为盈。1983年,轮渡公司仅有3条航线,几年后就增至7条。除了常规的厦鼓航线外,还包括环鼓航线、海上小巴航线、直通“海上乐园”的专线。
不得不提的,就是“海上乐园”专线。当时,轮渡公司每天有107班船,载着近万人往返“海上乐园”――“海上乐园”以万吨客轮“鼓浪屿号”为载体,船上有歌舞厅、咖啡厅、游艺厅、酒店,是当时最时髦的娱乐场所,一个“海上乐园”的胸章,是当时孩童们胸前最“潮”的饰品。
看着“海上乐园”这么赚钱,轮渡也决心把副业做大。于是,码头上有了钢琴咖啡厅,和香港企业合资开海鲜坊,和东北客商合作卖土特产,在三丘田码头广告牌下开旅店,和民营企业合资开展环鼓游、海上看金门……在多样化经营下,轮渡公司摘掉了亏损的帽子,营业收入逐年增加,直到现在,厦门轮渡仍是全国唯一不需要接受政府补贴的轮渡公司。
建章立制 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
改革开放初期,轮渡还是让政府头疼的“老大难”企业――由于长期粗放管理、缺乏规章制度,有些员工的精神面貌比较松散,企业形象也亟待扭转。
记者查询到一份老资料,上面写了这样几个事件:“有一次,水手们在渡轮甲板上踢足球,球掉到海里,渡轮就拉着整船旅客去捞足球……”“还有一次,船员发现海里有几只迷途的鸭子,便载着乘客在海上兜圈子,开着渡轮追鸭子”……
“王炳章当时立下的军令状,除了扭转企业亏损的面貌,更重要的是改变人的精神面貌。”谢瑞隆说。
企业的出路和发展要靠改革。“抓教育引导人、靠机制管理人、用制度约束人、借舆论监督人、人好企业就兴。”在这样的理念下,王炳章“摸着石头过河”,狠抓纪律,同时大刀阔斧“精兵简政”“减员增效”,改三班制为两班制、实行多劳多得,留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
但是,个别懒散成性、不愿意多干活的员工对此意见很大。有一名船员为表示不满,把控制舵轮的油压放了,差点造成严重后果;还有一次,一名船员偷偷把螺栓从渡轮的烟囱丢进去,直接导致发动机穿孔。但当时的轮渡领导班子没有退缩,当机立断,与相关部门一起迅速破案,遏制了不良风气。
企业管理步入正轨后,1990年,厦门轮渡获评“国家二级企业”;上世纪90年代末期,轮渡借鉴境外经验,先后推行现役军人免票、公共场所禁烟等举措,管理不断规范。
为了向国际标准看齐,1998年开始,厦门轮渡开始启动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在来自上海和厦门本市专家的指导下,草拟标准、修改细节、申请认证,两年后,厦门轮渡成为国内第一家通过ISO9000认证的轮渡企业。
从那一刻起,轮渡公司的管理质量得到了“质”的提升,也以此为起点,至2018年,轮渡公司已经连续18年取得相关认证。
提升形象 成为鹭岛美丽风景线
2017年10月1日,“鹭江80”客船试运行。(本报记者 王协云 摄)
转变,对于旅客来说,他们会在船票和渡轮的变化中寻找,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轮渡服务和文化的提升。
家住杏林的市民骆先生,是小有名气的民间收藏家。在他的藏品中,有各个时期的轮渡客票。骆先生说,他最喜欢的,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一张票:这张票白底、玫红色的图案,用版画式的线条勾勒出日光岩、钢琴码头和厦鼓海峡上的一艘渡轮,加上海鸟飞翔,别有意境。骆先生喜欢这张票的理由很简单――相比之前毫无设计感的简单字票,这张票是一次飞跃。
黄碧玉1978年来到轮渡,作为“老票务”,她经手过纸质票、塑料票、金属票、电子信息代币、e通卡、月票。前一阵子,退休的她去码头坐船,发现实体船票已经基本消失了――实名制购票、人脸识别,用身份证就能过渡,让她很感慨。
承载着服务、行走不同航线的渡轮,也经历着一次次的蜕变、升级。轮渡退休干部林跃真清楚地记得,1976年,轮渡开始大幅升级码头和船舶,那是他最高兴的一件事――这些四面通透的铁壳大船,客位达到500人以上,彻底替代了以前又小又闷的木质船,外观也特别漂亮。从那时开始,渡轮,开始成为厦鼓海域的一道美丽风景线,确立了改革开放后轮渡的新形象,船型沿用至今。
时间进入本世纪初,轮渡还建造了我市第一艘仿古船“成功游一号”,船身精致、古纹花样活灵活现,谢隆瑞给这艘船拍的一张照片,成为首航船票附赠的明信片――这艘船的运营主体波塞东海上旅游有限公司,由厦门轮渡和民营资本共同出资组建,这种将国企优势和民企机制结合、共同做大旅游市场蛋糕的做法,在当时是一种率先尝试,为后续厦门轮渡深耕旅游市场奠定基础。
深挖文化 跨入旅游发展新时代
厦门轮渡去年投用的商务候船室。(厦门轮渡供图)
从2014年开始,厦门轮渡进入了重要的发展阶段――加入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施企业公司制改革。依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厦门轮渡调整航线,更符合鼓浪屿旅游后续发展需要,候船楼、渡轮的硬件水平大幅提升。
厦门轮渡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育斌介绍,将厦鼓轮渡游客航线调整到厦门标志性建筑物――厦门国际邮轮中心运营,使厦门轮渡真正成为鼓浪屿的“会客厅”。“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候船楼,条件堪比机场,”黄育斌说,“我们还发布了全新的员工制服,使80年的厦门轮渡在新时代下有了新形象。”
新一轮战略转型新步伐已经迈出。去年国庆,“鹭江80”系列新船正式投用。这艘三层豪华船,将旅游客运的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依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设计的“环鼓+登岛”航线,将鼓浪屿360度美景尽收眼底,形成了轮渡的中高端产品线。
与此同时,厦门轮渡也在积极挖掘80年积淀下的文化,结合鼓浪屿申遗成功,在候船楼里开设“百年鼓浪屿”图片展,并正式发布“鼓浪情轮渡行”的企业服务品牌――今年3月,一个围绕轮渡发展和人文情怀的真实故事,被改编成为音舞诗画,乘国际邮轮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巡演,取得巨大反响。
去年年底,厦门轮渡同步发布了全新企业标志,大海蓝的标志,像是船舶螺旋桨、驾驶舵、紧密缠绕的船舶缆绳、5只追逐腾跃的海豚……黄育斌说,在不同的解读下,这个标志寓意着新生活力、锐意进取、坚定不移、团结一心,以及厦门轮渡企业质量方针的5个承诺:科学管理、安全第一、规范服务、持续改进、争创一流。
【声音】
整合优势资源
做全域旅游“龙头”
厦门港务控股集团副总经理蔡思伟:近两年来,轮渡继续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瞄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从“海上公交”向“海上旅游”转型。在服务方面,厦门轮渡全面对标航空业,比如,候船楼设置的商务候船室对标机场VIP休息室,“鹭江80”系列船舶的设施和船上服务水平对标航空公司,这些做法走在全国前列,市场反响良好,显著拉动了厦门轮渡的整体营收。
这些变化,使厦门轮渡的形象,与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的“红砖绿树八卦楼”的万国情调更加匹配,也展现了厦门旅游新时代的形象,展现了厦门轮渡人热情好客的精神风貌。
在新的发展时期中,厦门轮渡不仅要继承历史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更要继承不断深化改革的意识和大胆创新的闯劲。比如,我们今年3月在举办“一带一路”文旅活动的过程中,让厦门轮渡找到了舞动全域旅游发展“龙头”的着力点:将鼓浪屿的文化旅游优势资源,作为企业自身转型发展的全新引擎。
目前,厦门轮渡已经整合海、空、铁交通资源,与航空公司推出联运产品,在候机楼、铁路候车室设置自动售票设备,并联合邮轮公司销售船票――我们将利用全域旅游龙头资源,让国内外游客“先游鼓浪屿、再乘邮轮游”,形成便捷、舒适、好玩、有料的“一站式”旅游新体验。
提升服务质量
加强三方面工作
厦门轮渡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育斌:轮渡公司成立至今已超80年,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代代轮渡人高瞻远瞩的构想、推动落实的决心、敢拼敢闯的狠劲渗入企业的灵魂。我们相信,改革开放的脚步不停,这将进一步推动厦门轮渡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我们打造厦门旅游新标杆的初心不忘,步履不停。
未来,厦门轮渡将从三个方面加强工作,一是要坚持以市民和游客为中心,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和游客体验,让市民放心,让游客满意;二是要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树立市场化发展理念,提供更多高品质的旅游服务产品;三是要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尝试,打造创新发展的企业文化。
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在厦门港务控股集团的带领下,厦门轮渡将不忘初心、奋勇前行,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打造“高素质、高颜值”的厦门旅游产业新标杆。
【名片】
厦门轮渡有限公司
厦门轮渡有限公司(原厦门市轮渡公司)成立于1937年,是国家二级企业。2015年,厦门市轮渡公司进行体制改革,于同年11月顺利完成改制工作,更名为厦门轮渡有限公司。
公司主营厦门至鼓浪屿、厦门至嵩屿的海上客运业务,同时经营环鼓浪屿海上游和船艇包租等业务。目前,公司现有各类船舶31艘,码头8座,航线8条,控股子公司3家(厦门海顺安海上旅游有限公司、厦门湾海上旅游客运有限公司、厦门市海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厦门轮渡有限公司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建设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公共交通文明线路”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