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的最美坚守你们是城市里最可爱的人
5月26日13时,岛内气温35.9℃,历史上五月厦门最高气温纪录诞生了。
海西晨报讯(记者唐光峰白斌斌林爱玲雷妤)热浪包裹,站着不动都会大汗淋漓,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难以享受空调的清凉,在高温里坚守岗位:他们有的是救生站的救生员,在热气炙烤中守护海岸安全;有的是输电线路运检员,为了保障城市用电,任汗水湿透衣衫仍默默值守;有的是驿站志愿者,顶着烈日服务四面八方来的旅客,为这个炎炎夏日增添了一抹文明亮色……
今天晨报推出特别报道,致敬高温中坚守岗位的他们。
洪继阳手持红外测温仪,测铁塔上的线路温度。记者唐光峰摄
洪继阳
输电线路运检员
高压铁塔下的“烤”验
昨日下午,翔安区马巷镇舫山北二路一座高压线路的铁塔下,洪继阳手持红外测温仪,正在对铁塔上的线路接口进行检查。
烈日的炙烤下,洪继阳仍身穿厚厚的工作服,里面的衣服早已湿透。此时,地面温度超过了52℃,用手摸一下铁塔,更是烫得无法忍受。
洪继阳是国网厦门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线路二班班长,今年33岁,泉州人,干线路运检有十年了。无论严寒酷暑,他与同事郭马力每天一起奔波在岛内外,为厦门电力大动脉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据介绍,25日23点,调控中心发现官翔线某处负荷异常,洪继阳当即和同事赶到现场,对50座铁塔进行检测,一直工作到26日凌晨4点。27日15点开始,他们又要对这50座铁塔进行复测。
背着红外测温仪、无人机和相机等仪器设备,巡查这50座高压铁塔,他们至少要在烈日下走上10公里的路。为了补充每天流失的大量水分,他们出门半天就要喝掉三四瓶水。
“这是我应该做好的分内事。”洪继阳介绍,现在是迎峰度夏时节,用电量猛增,输电线路运检的工作虽然平凡,但非常重要。
昨日下午,救生员在白城海域劝导危险处戏水的游客。
“蒸桑拿”守护生命安全
黄炎东
思明区海浪救生队白城救生站救生员
46℃,穿鞋踩在沙滩上仍能明显感觉到脚部发烫。昨日15时20分,在白城沙滩上,一群身着黄色上衣、红色短裤的人顶着大太阳,蒸着“桑拿”,时刻保护着下海游泳的游客的安全。他们便是思明区海浪救生队的救生员。
昨日12时不到,黄炎东和队友们便早早来到白城救生站,赶紧烧水,换上救生服,准备救生工具。水壶里灌满水后,他们便开始了一天的执勤。
“快来人啊,那里有个人体力不支了。”顺着求助游客指的方向,透过望远镜,白城救生站站长发现靠近胡里山炮台的礁石边,一名男子正在海面上挣扎,距离岸边近200米远。
拿起救生工具,黄炎东带领两名队员游向该男子,将其放上救生浮板。万幸救援及时,男子除了喝了几口水外并无大碍,随后便离开了现场。浑身湿透的队员们回到站点换完衣服后,又返回巡逻。
午后温度直线攀升,沙滩上有近百名游客,黄炎东等人不敢放松,一遍遍反复巡查。“注意照顾好您的小孩,不要让他独自玩耍。”浑身是汗的他们耐心地劝导游客注意安全。一趟巡逻需要15分钟,回到执勤点,队员们赶紧喝水补充水分。“一天大概要喝4瓶。”指着桌上1.5升的水瓶,黄炎东告诉记者。折算一下,一名队员一天7小时的工作时间内,大概要摄入12斤的水。
(记者白斌斌)
厦门火车站南广场,志愿者陈丽珍(左)为旅客指路。
倡文明不惧高温酷暑
陈丽珍
厦门晨曦公益服务队志愿者
这几天,鹭岛开启“高烤”模式,在火车站南广场,穿着“蓝马甲”的晨曦公益服务队的志愿者依然坚守在岗位上。收捡垃圾、指引方向、提供凉水……从早到晚,这里都有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们顶着酷暑,用点滴行动传递着高温下的文明。
“90后”陈丽珍是晨曦公益服务队的一名志愿者。在公司上班的她,每周日都会准时到位于火车站南广场的志愿服务驿站报到。烈日炙烤下,在广场上逗留的人比往日少了许多,但陈丽珍依然站在驿站门口,随时准备为旅客提供帮助。
到了10时许,陈丽珍就汗流浃背了。就在这时,她发现不远处站着一位拄着双拐的旅客,看样子像在等人。因为周围没有遮挡,旅客满头大汗,一脸焦急。陈丽珍见状,赶忙上前询问。
原来,这位旅客与丈夫要乘坐火车,但她因脚受伤行动不便,就让丈夫到候车大厅去借轮椅。“好一会儿了还没回来,太阳又很大,我真的有点支撑不住了。”这名旅客虚弱地对陈丽珍说。
“太阳这么大,您在一直等着也不是办法,要不我跟队友扶着您到候车室那边等吧?”陈丽珍说。只见陈丽珍一手打伞,一手扶着旅客,与队员一起慢慢地将旅客扶到候车室外的阴凉处,并等旅客与丈夫联系上后才返回驿站。
火车站南广场值班副站长蒋和平告诉记者,因为四周少有遮挡,火车站南广场真的很热,接近中午时地面温度超过50℃,但没有一个轮班的志愿者因为怕热而请假,几天下来,大家都晒黑了。“太阳再大,大家戴墨镜、袖套,撑伞,‘全副武装’也要为旅客服务。”蒋和平说。
(记者林爱玲)
王昌毅顶着高温送餐。
烈日下的城市“跑男”
王昌毅、锁慧刚
外卖员
夏季到来,当大家在家中或办公室里吹着空调时,他们或许正穿梭在楼宇之间,给点餐的市民送去一份份热腾腾的饭菜。
昨日10时40分,在吕厝一家小吃店门口,外卖员王昌毅一边吃着豆浆油条,一边刷着手机等候派单。这是他的早午餐,这一顿,得顶到16时。因为接下来随时都可能会被派单,王昌毅从不敢吃面条类的热食,以便速战速决。
中午是派单高峰期,也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记者看到,大部分外卖员都集中在各个热门店的门口,一边乘凉一边等待派单。王昌毅说,外卖员的数据越好,被派单概率越大,送一次餐,他们能抽成5.7元,他一个中午可送十八九单。工作半年来,王昌毅黑了不少,掀开袖口,手臂肤色已是黑白分明。
“更勤快的人一天能送五六十单。”王昌毅告诉记者,10时到13时30分,他一般都待在小吃店门口等派单,13时30分后就到冷饮店前等派单,渴了累了,就在店内讨点水喝,顺便蹭蹭空调。
“我怕热,所以从来不带袖套。”除了帽子之外,王昌毅没有任何防晒措施,他的同伴锁慧刚则是全副武装,自带了袖套和降温贴。锁慧刚说,前两天他中暑了,为了赚钱他舍不得休息,所以特意准备了降温贴,实在热得受不了,就把降温贴贴在额头上降温。(记者雷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