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发布《进一步推进“厕所革命”工作方案》
步行15分钟就会有一座公厕
行动计划1
2018年-2020年,全市新建改造239座城镇公厕,新建改造旅游厕所100座,步行15分钟左右就能找到一座标准化城市公厕
行动计划2
除公共场所要新增公厕外,土地出让时,配建公厕将作为规划硬性条件;新区建设、商业开发,未按照要求配置公厕的,不予通过验收
行动计划3
人流集中的场所,女厕位与男厕位的比例有所提升,不小于2:1;活动式公厕,至少配置一个无障碍厕位或第三卫生间
海西晨报讯(记者 陈璐)启动首次“公厕革命”八年后,厦门“公厕革命”2.0版即将推行———近日,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进一步推进“厕所革命”工作方案》。
今年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福建省进一步推进“厕所革命”行动计划》的通知,厦门将在未来3年里,以每年新建70座城市公厕的速度进一步完善城市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到2020年,步行15分钟左右就能找到一座标准化城市公厕。其中的“标准化城市公厕”,是指省里对公厕建设提出的标准化要求,如南方城市在配建一类城市公厕时,需配备空调(或电扇)、无障碍便器、儿童小便器、面镜、洗手液等。
根据近日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进一步推进“厕所革命”工作方案》,接下来的几年里,厦门“厕所大军”将发生以下变化:
城乡公厕将进行一轮大提升。2018年-2020年,全市安排新建改造239座城镇公厕;农村新建改造38座公厕,实现农村卫生厕所全覆盖,创建美丽乡村的村至少有1个水冲式卫生公厕。三年里,全市将新建改造旅游厕所100座,对公厕等级要求提高,如4A级及以上的景区至少有一个AAA级旅游厕所,并具备第三卫生间。到2020年,全市还将完成2000户农户改厕。
为提升城乡公厕建设品质,除了公共场所要新增公厕之外,土地出让时,需配建公厕的,建设规模和标准等要求将作为土地出让的规划硬性条件。新区建设、商业开发、旧城改造,未按照要求配置公厕的,将不予通过验收。
而对大家最关心的男女厕位比例、第三卫生间的设立,此次“厕所革命”中也有所动作。人流集中的场所,女厕位与男厕位的比例将有所提升,不小于2:1;活动式公厕,至少配置一个无障碍厕位或第三卫生间。
记者观察:如厕“难言之隐”,该如何破解?
昨日,某大卖场,一位家长抱着小男孩进女厕。记者 陈理杰 摄
人有三急,内急为首。厦门“公厕革命”2.0版即将推行,那么现在厦门公厕的情况如何呢?市民对厦门公厕有何想法和意见呢?昨日,记者走访街头,对厦门现有公厕状况进行调查,探寻市民如厕所遇的“难言之隐”。
女性厕位仍“紧俏”
几年前,厦门岛内就已形成了“15分钟如厕圈”。截至目前,厦门已经有各类公厕逾2000座。根据全省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仅去年,厦门就新增了331座公厕。此外,厦门还倡导厕所“共享”概念,呼吁商场、企事业单位将厕所“共享”出来,增加公厕密集度,以方便市民就近如厕。
记者从市环卫处了解到,在厦门2010年“公厕革命”后,厦门新增公厕遵循男女厕位2:3至1:2的比例建设,老旧公厕也相应进行了厕位改造,提升了女性厕位比例。2010年后,厦门街头还出现了钢结构公厕,多采用“无性别”厕位,即男女皆可使用,其灵活的性别厕位比例让厕位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然而,在一些人流量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商场、车站等,女性厕位仍“紧俏”,排队现象不在少数。
无障碍卫生间易锁死
除了女性厕位紧张的问题,无障碍卫生间“大门紧闭”的现象,也让部分人士深感不便。位于莲花二村的公厕,就存在这样的现象。
昨日下午3时左右,晨报记者来到现场核实发现,该公厕的无障碍卫生间大门紧闭。记者用手推了一下门,确认其已经锁上。据观察,该卫生间的门锁与一般的家用门锁无异,使用者在离开的时候可以随手锁上。
记者找到了公厕管理员,他用钥匙打开了该无障碍卫生间。随后,他从地上捡起一张折叠过的报纸,插在门缝上,以防止门被锁死。“一定是有人出来的时候忘了插上报纸,把门给锁上了。”管理员介绍,这种情况确实经常发生。
据了解,无障碍卫生间的使用频率不低,因为里面用的是坐便器,能够为附近腿脚不便的老人们提供方便。不过该管理人员并没有认识到这种门锁给附近居民带来的不便。
“我们之所以难出门,是因为不方便,特别是大小便问题。”坐轮椅滚遍中国的截瘫小伙权鹏说,部分无障碍公共厕所的“缺失”,给他们的出行带来很大的不便。“我们不希望麻烦别人,我们希望能有尊严地融入社会。”权鹏表示,无障碍厕所的实际应用决定了他们的生活半径。
带孩子如厕生尴尬
上周末,市民陈先生在中华城上厕所时,遇到了令他印象深刻的一幕情景———小男孩想如厕,年轻女士便带小男孩进了男厕。
“我认为这位母亲挺伟大的,至少不像一些家长,孩子尿急了就随便找个花坛或是人行道就地解决。而且当时,厕所里的大家都自觉地等孩子搞定了再‘高山流水’,这也是一种文明吧!”对此,陈先生感触良多。但他表示,这种情况还是会让人感到尴尬,究其根本是厕所人性化设施不足,或是部分功能性厕位“形同虚设”的结果。
记者采访了几位宝爸、宝妈,发现他们对此事也都深有体会。
读者蒋先生在女儿尚未读小学时,独自带她出门如厕去的都是男厕,“我会等里面人少了再带她进去,等女儿上小学后就让她独自去女厕”。读者陈先生则采取另一种策略,他会先在女厕所门口物色“看起来可靠的女生”,让她帮忙带女儿进去上厕所,从小培养女儿的性别意识。范女士带儿子外出,进的则都是女厕所,“女厕所都有隔间,比较不尴尬。有些商场的女厕所还设有儿童小便位,挺人性化的”;至于会不会由自己带着儿子上男厕,范女士斩钉截铁地表示“不会”,因为那样“很尴尬”。
几位家长各有自己的带小孩“如厕经”,但他们同时也表示,如果公共场所的厕所都有第三卫生间,那么他们就有更好的选择。(记者 陈璐 郭钦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