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海沧频道> 省媒看海沧 > 正文

课后服务落地“初体验”

2018-05-15 16:05:41卢超颖 夏菁 刘玮 李霖 张立庆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发动社区

社区对接共建“四点钟学校”

福州市鼓楼区第二中心小学与福州市军门社区共建的“四点钟学校”也被列为试点模式。2009年起,军门社区就在鼓楼区人社部门的支持下,主动与鼓楼区第二中心小学对接,开设社区“四点钟学校”,每天安排学校教师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到社区少儿成长服务站、青少年科普工作室辅导小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社区主任林丹告诉记者:“我们都是完全免费。从成效来看,反响很不错。”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此种模式较难在更多社区推广,一是部分学校离社区并不近,孩子的接送难题没法解决;二是社区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四点钟学校”的建设;三是人员比较紧缺。

业委会自发组建小区书苑

今年4月,厦门海沧银都花园的居民带着一面锦旗来到了海林社区,感谢社区对小区书苑建成的支持和帮助。

“孩子放学后常常在外面逗留,是每个小区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很不安全。”为了解决小朋友放学回家不归家的问题,业委会副主任姜志厚提议将小区物业办公室搬迁到隔壁的仓库,将原来的物业办公室腾空出来做一个小区书苑,让学生放学后有个阅读、写作业的场所。

这一提议得到了业委会全体成员的支持。随后,社区、业委会与物业三方共同介入,积极协商解决场所和物资问题。今年1月份,由三方共同组建的小区书苑正式成立并对外开放。

就读厦门延奎小学三年级的易佳琦小朋友说:“虽然我住在隔壁小区,但是我很喜欢来这个书苑,因为在这里可以安静地写作业、看课外书,还能认识新朋友。”小区书苑的开设,不仅给放学回家的孩子们提供了便利,也给家长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挺好!孩子待在这儿也有个伴,可以一起做作业。”

借力第三方

公立托管机构嵌入社区

2015年,“四点钟学校”升级版模式开始探索,福州市鼓楼区人社部门支持举办的公立托管机构,福州市鼓楼区阳光朵朵托管中心在军门社区等10个社区设立。“建设资金由区委区政府一次性投入,管理老师由机构从社会上进行招聘,学历都是大专以上,按照生均数8∶1配备。”阳光朵朵的负责人王名强向记者如是介绍。托管机构工作人员会准时接回学生并安排午餐,餐后有管理老师负责回答学生的课业问题。

“我们与‘四点钟学校’也进行了有效融合,孩子们课后也可以参加社区组织的第二课堂活动。”王名强介绍说,一个孩子午托每月收费600多元,午托加晚托1000元,这与私营托管机构相比十分优惠。他表示也可以主动进驻学校,与学校一起开展课后服务。

购买服务普及“四点钟学校”

每天下午四点左右,厦门海沧区海虹书院都有不少孩子在认真地写作业,老师在一旁辅导,课堂秩序井然。

“周围有四五所小学,只要孩子们放学后愿意来,我们都很欢迎。”海虹书院的老师王黎平告诉记者,海虹社区“四点钟学校”采用购买服务,每天下午开放,为周边的小学生免费进行课业答疑。周末和节假日,孩子们还可以免费参加国学、耕读文化、围棋、书画、音乐、手工制作等公益活动,深受家长和孩子喜爱。

作为培育居民公共精神的新场所,社区书院由区宣传部、文明办、教育部门、街道社区等多部门参与组建,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依托于社区书院,“四点钟学校”在厦门遍地开花。在海沧,就有29所“四点钟学校”,覆盖了城区和农村社区,主要面向辖区内小学年龄段的孩子。在集美,“社工+义工”模式成为社区书院的特色之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及招募志愿者,举办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满足孩子们的课后需求。

记者注意到,厦门大部分“四点钟学校”都在小学附近,孩子们放学后步行几分钟就能到达。“‘四点钟学校’就像一条纽带,把家庭、学校、社区紧密结合在一起。”海沧区相关负责人认为,“四点钟学校”的开办,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