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建设无处不在 每天上午一到学校,阳翟小学的学生们掏出校园卡,在班级门口的电子班牌下方轻轻一贴,随着班牌屏幕上浮现自己的名字,便表示签到成功。而学生们每天的考勤结果,会被即时传输到阳翟小学“V校平台”的后台,不仅即时显示在电子班牌上,教师可以查询,校外的学生家长也可通过手机客户端“V校”确认孩子是否到校上课。 在阳翟小学,还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每天学生督导队的成员们手拿一个PAD电脑,到各班级进行早读、纪律、卫生等事项评比,看到乱丢垃圾等现象即可用PAD拍下照片记录,当场扣分,而班级的评比结果不仅录入校园智慧管理平台,还同步显示在校园入口处的大屏幕上…… “学校的这个智慧管理平台集结了学校动态、班级动态、通知、表彰、课程表、评比等内容,方便学校精细化管理,提升德育工作。”阳翟小学副校长陈军令说。例如不久前,厦门全市举行防空警报试鸣前,学校就在管理平台上贴出了通知以及3种防空警报信号所代表的不同含义,许多学生利用课间在电子班牌上查阅,增进对防空知识的了解。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个平台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打通了家校之间的联系,家长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更多地了解学校、学生动态,参与其中。 在对教师的培养方面,学校同样将“信息化”基因根植其中。据统计,近三年来阳翟小学的教师在全国新媒体新技术研讨会上获奖的作品共计47件,其中一等奖达13件。 “学校智慧化建设已经渗入方方面面,教育信息化逐步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杨志现说。如今,阳翟小学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先锋学校、福建省首批教育信息化示范校、福建省首批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福建省首批教育科研基地校、福建省科技教育基地校。 创新探索教育信息化 事实上,阳翟小学的探索正是建立在同安区对教育信息化不断创新和推动的基础上。 近年来,同安区投入上亿元,积极实践,现在全区中小学实现“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全区中小学1748个班级均使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形成了独特的“同安经验”。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同安区全面推动“三通两平台”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的现代教育网络体系:2013年3月,同安区率先启动厦门全市第一个教育云项目;2013年12月,同安首间区级自动录播教室在阳翟小学建成;2014年11月,全区中小学1466个班级“班班通”全部建成投用;2015年2月,39套自动录播系统投用,覆盖同安区直属校、中心校和8个边远山区教学点。 在人才培养方面,同安区创新性地提出了以创客教育推动创新人才培养。通过引入3D打印、智能机器人、VR/AR实验室等尝试打造学校品牌特色,实现快乐学习、全面发展。 此外,同安积极推动云平台的深入应用与协同发展,提升教育信息化服务教育教学与管理的水平。通过统一数据建模、统一数据管控、统一数据展示、统一数据服务以及统一标准规范,构建同安区教育“大数据”。2015年,在教育部指导的首届全国教育信息化区域应用典范推选活动中,同安区荣获首届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典范区域优秀实践奖,是福建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区单位,“同安经验”吸引全国教育同行关注。 |
相关阅读:
- [ 05-15]同安移风易俗督查组首次走进党员婚宴现场检查
- [ 05-15]同安:依法拆除“两违”守护青山绿水
- [ 05-15]为同安赶超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营造良好人才创新创业环境
- [ 05-15]同安汀溪文化站站长刘良镇荣获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
- [ 05-14]同安区开展电梯安全整治专项行动 已完成整治计划的44.5%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