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一批企业入驻同安新城。(本组图/同安区委组织部提供)
厦门日报讯(记者黄怀)今年第一季度,同安区经济运行势头强劲,迎来“开门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04亿元,比增9.4%,增幅全市第一,超过半数的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排名全市前列。
建设富美同安,实现经济弯道超车,赶超发展,关键在于人才支撑。同安区坚持人才优先理念,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拓展创业平台,打造特色队伍,提升服务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环境。
为企业引育人才提供政策支持
站在新起点上,同安对人才的渴求比任何时期都强烈。同安区委书记黄燕添说:“同安要以‘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精神推动人才工作跨越发展,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让各领域人才与同安赶超发展同频共振。”
“我们下足了‘血本’,为企业引育人才提供政策支持,简直是在抢人才。”同安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徐小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同安区在“银城113”人才计划的基础上,通过细化人才引育政策,出台了高层次教育和卫生人才引进培育实施细则,研究台湾人才、农业产业人才、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等政策细则,人才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同时,加大对人才项目的配套扶持,市“双百计划”人才项目A、B、C类区级配套标准分别增加至340万元、300万元、100万元。提高人才工作津贴,新一批区级人才工作津贴比上一批翻一番,拔尖人才津贴提高到每人每月1600元,农村实用人才和民俗文化人才津贴提高到每人每月1000元。
“同安的人才扶持政策在六区中最优惠,区级人才工作津贴标准高于全市标准,体现同安区委区政府对人才的重视和尊重。”徐小华说。
揽才、留才、用才的关键在于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的人才发展环境。同安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前往北京、上海等地招商引才,京东、趣店、清华紫光、中船重工725所等企业入驻同安。
凸显产业引才集聚效应
产业有前景,人才方有未来。同安区强化平台建设,通过筑巢引凤,实现产业引才、以企引才、以才引才。为入驻区人才创业园的人才企业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场租补贴,减轻了企业负担。目前人才创业园内已集聚了7家双百企业、13家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初步形成人工智能和物联网产业集群。
如果创业者是“种子”,那么众创空间就是土壤。省级众创空间“特伦众创”在同安火炬高新区建成投用,已有40余家企业和团队入驻;“大顺电商物流众创”建成使用,20家电商和50家物流创业团队入驻,形成以中医药及电商为主的众创基地和服务平台。
厦门智联信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教告诉记者,同安区有完善的三大产业链,形成了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涌现出一批细分领域的人工智能龙头企业,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和空间。“我们将企业总部基地落户同安,通过高新技术来服务传统产业,从2014年开始至今,企业发展驶上快车道,每年产值、利润都实现翻番。”张文教说。
同安区通过政策资金支持和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去年来,同安区共协助20名人才申请扶持资金、办理企业落户等,推荐8家双百企业参加“6·18”交易会和投洽会,其中飞朔生物公司在“人才项目资本合作展”上新增融资4000万元。
培育乡土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游春人客走不断,听咱山歌唱不完。林中小路春光好,山清水秀花满坡……”3月初,第十二届厦门市莲花褒歌比赛在同安金光湖景区举行,嘹亮质朴、婉转悠扬的褒歌为原本怡人的湖光山色更添一抹韵味。
同安是厦门闽南文化的发祥地,这座千年文化古城沉淀了丰富的乡土文化。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少传承千百年的民俗文化日渐式微,有的甚至濒临失传。
去年,同安区在新一批次人才评选中,新增民俗文化人才类别,首次进行民俗文化人才评选,鼓励民俗文化人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同安区加快培育本土民俗文化人才和现代农业人才,推进南音、歌仔戏、莲花褒歌等15个民俗文化人才传习基地建设。依托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民俗文化培训基地和传习中心建设,发掘培育民俗文化传承人。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同安区提出建设农业强区的目标,加快建设百利、鑫美园、青云岭等一批现代农业基地,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百利种苗总经理康英德为国家“万人计划”人才、厦门市第六批“双百计划”领军型创业人才,他告诉记者,企业引进专业技术团队,包括美国科学院的院士,美国克莱姆森大学遗传学博士,以及来自台湾的生物科技专家等,培育适合福建栽培的优质、抗病、高产新品种,年育苗能力达1亿株。
【背景】
人才引进
目前,同安区累计引进和培育“万人计划”人才3名、科技部创新推进计划人才4名、省“百人计划”人才2名、市“双百计划”和青年创新创业人才26名、市级拔尖人才9名、区级拔尖人才163名、民俗文化人才和传承人69名,教育、卫生高层次人才34名,农村实用人才18名,各领域人才创新活力和创业热情不断激发。
【亮点】
党委政府
为企业提供创业资源
同安区召开人才工作座谈会,面对面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
本报记者黄怀
“党委政府帮企业考虑了很多,提供了丰富的创业资源,让我们可以心无旁骛地从事技术研发和生产经营。”同安区企业智童时刻(厦门)科技有限公司公共关系部总监陈晓东说。
智童时刻2015年成立,第一批员工全部是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引进的IT精英,这些来自大都市的精英们能够在陌生的同安安心工作,离不开同安区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
同安区委组织部为智童时刻免费提供了同安人才创业园的办公场所:二楼是办公室,四楼、五楼是宿舍,楼下就是篮球场、跑道,出园区就是BRT公交车站。“完善的配套、周到的服务,让企业核心人才放心地来到同安,心无旁骛地从事研发工作。”陈晓东说,三年来,企业核心人才保持稳定,助推企业实现快速发展,不少员工还把家属也带到厦门。
2017年,同安区委组织部动员智童时刻以团队形式申报福建省“百人计划”,并在申报工作上给予细心的指导,政府的认可给予人才极大的荣誉感、自豪感,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
作为一家“AI+幼教”公司,智童时刻推出的KEEKO教育机器人,主打幼儿园市场。作为幼儿园里的新角色,如何有效融入课堂成为企业的核心难题。为了进一步拓展幼儿园市场,2018年智童时刻开始打造能够让幼师轻松制作AI机器人课件的“内容AI化平台”。
这时候,企业急需“借脑”,需要就近寻找一个高质量的幼儿园参与到研发环节,和企业内部的教研团队配合工作。同安区委组织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马上联系区教育系统,以兴国幼儿园为试点开展园企合作。兴国幼儿园还专门成立创新教研组,极大地提升了企业产品开发的效率和用户体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