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联赛 厦门晚报讯(记者朱惠嫣)现有的学校制度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从它诞生开始,对于它的批评就从来没有中断过。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就有学者提出了所谓的“学校消亡论”――我们的教育已经无法适应一个高度信息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时代。如今,人们更是在迫切地探究:未来教育将走向何方?著名教育学者朱永新曾大胆论断:传统的学校正在走向消亡,替代它的将是“未来学习中心”;从内在本质、外在形式、时间、内容来说,学习将会走向个性化、丰富化、弹性化、定制化。 厦门英才学校办学23年,如今已经是扎根厦门、辐射全省,成为全国知名的优秀民办校;小学部作为英才学校教育创新的一块热土,近些年来,积极利用灵活的办学体制优势,围绕个性化教育推出了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 以先进的理念为引领 着眼于培养“时代精英” 学校在第三个“十年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了“培育时代精英、奠基百年名校”的整体办学追求,把“时代精英”作为学校的主要培养目标,要培养“自觉追求卓越,具有世界眼光、国际视野,能够自主选择和创造生活的优雅的英才人”。学校把“时代精英”理解为“适合时代需要、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社会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其中“未来科创领军人才”、 “未来商业领袖人才”是精英人才的重点培养目标。“优雅的英才人”是英才师生共同的努力方向。 围绕培养目标,英才学校提出了“卓越精神、世界眼光、国际视野、自主选择、举止优雅”的具体要求。“卓越精神”体现为一种“要做就做最好”的追求卓越的习惯。校方解释,未必每个人都是卓越的,但追求卓越的精神应该是英才学子的共同精神特征。“世界眼光、国际视野”是指观察分析问题的格局和眼光,体现出“走向世界的中国人”的人格特点,具有“世界视野中的中国、中国角度的世界”的思维能力。“自主选择”是学生重要的能力,能够选择和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举止优雅”则是个人的基本修养特征。 教育界普遍认为,小学阶段的育人,应该着眼于全面素质的发展。在十五年一贯制的英才学校更是如此,英才学校小学部明确主张:以爱育爱,施行“做最好的自己的个性教育”。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充分的舞台,基于学生的自然发展,通过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力来实现培养目标。 |
相关阅读:
- [ 05-08]海沧禁毒教育从娃娃抓起 已组织辖区近30所中小幼学校
- [ 05-07]不能携带纸笔还要能记会算 外国语学校面试很特别
- [ 05-05]莲岳学校二年级女生因成绩不好被老师打伤?校方未回应
- [ 05-04]厦门岛内外新增55处违停监控 其中6处在学校周边
- [ 05-03]集美区召开民办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动员部署会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