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网手艺 曾是讨海人必备功夫 午后的天气有些闷热,行走在渔村中,那夹杂着咸味的海风徐徐吹来,带来了些许凉意。记者在一座百年古厝里找到正在屋外凉棚织网的林水龙。凉棚里老旧的电风扇咿咿呀呀地转动着,屋外的植物绿意盎然。刚刚午休起来的林水龙打开电视的歌仔戏节目,哼着曲调,倚着竹椅,脚踩着一地的绿丝网,双手飞快地忙碌着,那绿色的丝线在他手中交叉变换,织成一个个大小均匀的网结。 80岁的林水龙仍手脚灵活,干起活来一点不输给年轻人。“看,这就是织渔网的工具。”林水龙从屋内拿出一个袋子,里面装着近百个梭子,大小粗细各不相同。林水龙说,不同的网眼就要用到不同的梭子。这些年来他用过上百支竹制梭子,梭子价格也从原来的五角涨到一块。有段时间他还用过塑料梭子,但很快他还是觉得竹制的梭子用着顺手。 在林水龙看来,织网的手艺是讨海人必备的功夫,只是这些年来会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了,大家都喜欢找人定做。前几天,他刚织好十几张大网,是小嶝渔民定做的。遇上赶工期的时候,林水龙会叫上女儿、媳妇帮忙打下手。平日忙得过来的时候,一张大网他日夜赶工十几天也能完成。 飞梭走线间 织就一张完整的渔网 “一张渔网从底部到外圈,网格有疏有密,要裁网、织网、接网才算完成。”林水龙说,以前全手工织网的时候,一格一网全要靠织,就像织毛衣一样。现在买来现成的渔网,要进行手工裁剪、拼接,像缝衣服一样,可以省很多时间。 一张40米的大网,需要裁剪出8块5米长的渔网,然后进行拼接。拼接的时候就要用到织网的手艺。每次织网时,林水龙都要先磨好刀片,把每片渔网的接头割掉,然后用事先缠好丝线的梭子在渔网上穿线打结。他左手捏住渔网,右手拿梭子,用梭子当“针”穿过网格,在梭子一里一外、一坠一挑之间就织好了一排跟原渔网一样大小的网格。就这样一直重复动作,织到所需的长度,然后再换另一个规格的梭子,拼接不同网格的渔网。 林水龙从11岁就开始下海谋生。渔网是渔民讨海的必备渔具,林水龙还记得早些年从龙海买渔网,一张大网就要一千多块,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但为了养家糊口,咬咬牙也要买。林水龙织网的手艺跟讨海的功夫一样,都是无师自通的。他说,天生的讨海人,凭着一代代传下来的手艺,再加上经验累积,久了自然就会了。在四十岁时,林水龙上岸织渔网,靠手艺活来养家糊口。 如今,已经不需要靠织渔网过日子的林水龙还是放不下手里的行当,终日喜欢拿着梭子缝缝补补。他娴熟的手艺吸引了漳州、泉州等地的渔民慕名而来。 |
相关阅读:
- [ 05-03]19岁男子一夜砸11辆车行窃 翔安警方12小时捉拿归案
- [ 05-03]翔安区率先全市实行文明工作“月考评”机制
- [ 05-02]“红色”宣讲团走进校园 讲述翔安本土红色故事
- [ 05-02]翔安大道带状公园:高大美丽异木棉结出团团白棉絮
- [ 05-02]全年都将有花可赏 翔安大道绿道新添3.6公里“海绵路”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