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职校实训中心为企业培养后备人才。
集美区公共实训基地授牌仪式。
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 记者 黄怀 通讯员 陈德坚 刘毅斌图/集美区委组织部提供)人才聚,事业兴。构建“产城学人”深度融合的高素质区域创新中心,引领人文集美创新转型发展,关键在人才。
集美区以人才为核心引擎,聚焦惠企政策引导、简政放权实效、育才乘数效应、机制壁垒清障,做好“加减乘除法”,打造助企聚才精品工程,全力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速“破冰”,磁吸八方贤才。
强化市场导向惠企服务做“加法”
企业是最大的市场主体,不论在企业发展的转型期、人才引领的机遇期,还是创新驱动的关键期,集美区都在政策引导、引才奖补、降低成本、分担风险等方面发挥政府的支撑作用,充分调动和释放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动能。
集美区出台了“聚贤集美”人才政策体系,包括建立“1个五年规划+6项产业扶持政策+7个专项引才计划+十大服务保障办法”,对于落户集美创新创业的12类人才,给予创业资金、场所支持、贴息贷款、个税奖励等多方面扶持,例如针对落户创办企业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仅创业扶持资金和科技贷款两项就分别高达500万元。
集美区所属企业罗普特(厦门)科技集团提出“百名博士百亿产值”战略目标,加大博士(后)引入力度,培育高科技产业人才。企业通过创办罗普特北京研究院,凝聚研究院团队,在信息系统总体、雷达系统、人脸识别、模拟训练、虚拟现实等领域进行重点研究,目前已有研究人员40余人,含36名博士。“博士组成的专家团队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在企业引进人才的过程中,政府给予补贴奖励,支持力度很大。”罗普特(厦门)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张伟宏说。
集美区还积极鼓励企业引育各类“高精尖缺”人才,每成功引进或培育1名符合政策规定的人才,就给予企业一次性5000元-15万元的奖励,还针对不同类型人才配套了项目资助、住房保障、生活补贴、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一系列优惠措施,让企业在引才用才上有想法、敢行动、见成效。
突出用人自主简政放权做“减法”
今年初,集美区出台了升级版的《扶持重点产业企业人才暂行办法》,在全市首创由企业先兑现、政府后补助的人才扶持“配额制”,根据企业产值下发配额,把申报主体由人才变成了企业,向用人单位放权,针对不同行业类别细分申请“门槛”,如符合产值3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上年度销售额2亿元以上的商贸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软件信息企业……给予每年1名-15名不等的人才扶持配额,直接奖励给企业,而不是个人,由企业掌握认定兑现补贴的“关键环节”,在切实提升企业留人用人主导权和竞争力的同时,充分调动企业自主引才育才的积极性。好慷(厦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经过7年的发展,现已成长为国内家庭服务领军企业,被集美区列为重点产业企业扶持对象,这次获得2个申报名额,成为第一批享受新政的受益者。
在落实向企业“放权”的同时,集美区还积极推动“简政”提效,大胆创新审批方式,率先全市在区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增设惠企窗口,对原来分散在各部门的惠企事项进行统一收件、集中受理、限时办结,累计压缩760个工作日,提速62.1%。
统筹多方资源育才效应做“乘法”
如今,技工、高级技工等蓝领人才已成为企业生产急需的“香饽饽”。集美区主动适应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实施金蓝领人才开发工程,建设集美区公共实训基地,面向主导产业及企业、院校、社会,培养技能劳动者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对于经认定的公训基地,由区财政给予20万元的一次性经费补助。
集美区还先后投入140万元补助经费,建成4个公共实训基地和路达、宏发等两个企业职业培训机构,广泛调动各类职业技能实训资源,为集美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工人,释放“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乘数效应。
打破发展束缚机制障碍做“除法”
当前的人才竞争不仅是人才能力的比拼,更是人才体制机制的较量。解除制约人才发展的羁绊,就要打破机制“内外”壁垒,扫除身份“差别”障碍,建立更加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人才流动、评价与激励机制,让人才都能享受到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各类政策扶持。
企业向人才支付的薪酬,是体现人才价值的重要衡量标准。集美区在人才新政中大胆打破学历“门槛”,突出注重能力、实绩、贡献导向,切实解决人才评价中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问题,提高人才扶持的“精准度”。2017年,出台了《企业人才房租补贴办法》,创新实施以薪酬为主要指标的人才评价新机制,挂钩扶持政策申请兑现,针对月薪在社平工资1.5倍、3倍、4.5倍以上的人才,分别给予每人每月600元、1200元、2000元的房租补贴,仅2017年首批就兑现了1973万元房租补贴,惠及93家重点产业企业、2426名人才。
【故事】
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以人为本是我们的企业文化。”宏发股份人力资源总监黄焕洲说,“宏发的核心价值观是,通过企业的不断发展,在为社会和股东做出贡献的同时,努力为员工自身谋取越来越好的利益。”
集美区所属企业、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继电器行业的龙头企业,企业经济效益位居国内同行业之首,继电器规模跃居全球第一。
黄焕洲介绍,企业员工工资总额占销售收入的比例是基本固定的,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且要以人为本,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企业有核心人才资源4500名,他们在企业的平均工作年限为6年,稳定度和对企业的忠诚度都很高。
宏发股份重视对员工的评价和激励,建立起以能力和贡献为重点的薪酬管理激励机制。在企业的一份“人才地图”中,记者看到,企业通过人才盘点,在工程技术及中层管理人员名字下方涂上颜色,表明优秀、中等等不同等级,并用九宫格进行管理,对不同格子里的人员,施以不同的政策,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计划。
此外,集美区为宏发电声公司先后兑现包括高级工程师等258名各类人才扶持资金244.84万元,并大力支持其建成国内继电器行业首家博士后工作站,推动公司先后引进14名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工作,为企业注入强劲引才动力。
送员工带课题攻读博士
在集美区所属企业、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企业会送员工到国内高校攻读博士,不仅发放助学补贴,而且还报销学费。
金龙客车人力行政部负责人介绍,金龙客车特别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公司每年都足额拨付员工的培训经费预算。金龙客车与知名院校通过科研项目合作培养骨干人才,选送优秀人才带着课题在职攻读工程硕士或博士。比如为了提升研发能力,选送企业产品管理部CAE室主任去吉林大学攻读博士,研究计算机仿真技术,提升客车骨架的安全性,减轻车身重量;选送企业试验中心NVH室课长赴同济大学攻读博士,研究汽车减震减噪技术,提高客车乘坐舒适度,抢占行业科研制高点,使企业成功超越竞争对手,研发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为了支持企业引才留才加快发展,集美区先后为企业528名高级工程师、紧缺技工、硕博士等各类人才发放重点产业人才扶持资金、技能奖励、租房补贴等各类补助共计465.58万元,推动企业引进新能源专业博士、底盘发动机博士及中高级技术工程师19名,建成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储备研发人才近500人,成为全省首批海西产业人才高地。
【数字】
截至目前,集美区已集聚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0人,福建省“百人计划”人才35人、高层次人才18人,市“双百计划”人才137人、拔尖人才31人、台湾特聘专家或专才13人、青年创新创业人才23人。市级以上众创空间38家,台湾青年创业团队109个,被列为福建省“人才强区”试点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