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 在科研中深入研究疾病,获得新的认识再用于治疗 陈珊娜参与过多项科研,也发表了不少论文。丰富的科研成果,让她先后获得了区、市和省科技进步奖,以及厦门市科技重大贡献奖。 陈珊娜负责市科研项目并发表论文“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睫状前动脉-脉络膜血管吻合术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参与福建省卫生厅青年基金课题《多焦折叠人工晶体的临床应用》研究和厦门市青年基金课题《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研究》课题研究,较早在国内开展“多焦视网膜电图在糖尿病视网膜病的应用”相关研究。 她说,科研不仅仅局限于实验室,从临床科研出发,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改善眼疾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科研必须重点针对如何治疗疑难病,以及新引进的技术。“医生一定要多思考,在科研中对疾病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病例研读和文献查找获得新的认识,再用于治疗。”她说,利用科研成果提高临床水平,也是医生责任心的体现。 据介绍,她带领团队开展了黄斑病变治疗、飞秒激光等技术应用,还是中国首例“散光矫正型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体(ART)植入术”的主刀医生。 分享 组织并主持高端学术会议,探讨引进新技术应用 在陈珊娜的组织下,科宏眼科医院举办过多场不同级别的眼科学术会议。其中,“飞秒激光巅峰对决高端学术峰会暨眼科临床新进展研讨会”“海峡两岸疑难眼病及白内障诊治高峰论坛研讨会”等会议,是由她本人主持的。 “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应该和来自全世界的专家共同探讨,才能更好地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陈珊娜说。除了组织、主持学术会议,她还获邀参加亚太地区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国际会议、欧洲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医师学会眼科会议、国际AMD及视网膜大会、美国眼科年会等,与世界各地的眼科专家共同探讨交流。在全国的眼科会议上,她做了题为《光动力疗法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观察》《诺适得治疗wAMD的标准操作流程》等发言。 在这些国内外的会议上,陈珊娜就眼病的最新诊治共识、疑难眼病的探讨与交流、新技术的介绍、手术分享与意外的防治等,与同行们交流,学习、探讨并引进新技术的应用,使眼病患者受益。因积极促进福建省及海峡两岸的眼科学术交流与发展,陈珊娜被评为“厦门市两岸社会组织先进工作者”。 |
相关阅读:
- [ 05-01]条漫丨习近平@劳动者 新时代加油干!
- [ 05-01]今年福州87名劳模、先进工作者获省委省政府表彰五一:致敬每一位榕城劳动者
- [ 05-01]碧空追梦人 丹心报国志(劳动者之歌)
- [ 05-01]中国人的故事|新时代劳动者最美!
- [ 05-01]【劳动者之歌】国家重点工程的劳动者奋斗故事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